[首藏作品](6153)相当于迪拜塔两倍大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相关推荐
-
科学家发现太阳的两个新“光环”,还打了以前科学家的脸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太阳系的内部由于距离太阳太近,大部分物质都会被太阳吸收到体内,所以导致太阳系内侧的天体很少. 这种理论的根源,来自于我们以往的观测:地球只有一颗卫星,水星和金星则根本就没有 ...
-
[首藏作品](6384)八分钟,大考试!直击国内农科系统首次项目揭榜现场
八分钟,大考试!直击国内农科系统首次项目揭榜现场◎本报记者 王延斌通 讯 员 李才林当时针指向下午两点的时候,李青龙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向讲台.此时的台下,他未曾见过的5位业内"大牌" ...
-
[首藏作品](6255)每天两三百万包裹发往全国 城中村干出“大买卖”
每天两三百万包裹发往全国 城中村干出"大买卖"◎本报记者 龙跃梅 通 讯 员 孙耀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广州大源村,是白云区太和镇的一个城中村,村里的建筑多为低矮楼 ...
-
[首藏作品](6550)地外文明或早已从宇宙深处看地球
一千七百多个恒星"抢前排"地外文明或早已从宇宙深处看地球科技日报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当人类将探索目光望向更深远宇宙的同时,宇宙中是否也有其他文明,正在或曾经窥视过我们? ...
-
[首藏作品](6658)有色产业第一大省的生态之困
有色产业第一大省的生态之困 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西省新余市发现,部分矿山只开采不修复治理,砂石随意堆放,环境污染严重.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供图深瞳工作室出品采 写:本报记者 李 ...
-
[首藏作品](6880)前进两名 中国创新排名上升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前进两名 中国创新排名上升的推动力从何而来--专家解析<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本报记者 刘 垠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 ...
-
[首藏作品](7028)历时4年 大科学工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建成
历时4年 大科学工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建成本报记者 陆成宽10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
-
[首藏作品](6446)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图为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精密机床.江耘摄2021年,浙江省龙游县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龙游& ...
-
[首藏作品](6445)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
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本报记者 金 凤500家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 ...
-
[首藏作品](6444)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
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本报记者 刘 艳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还很薄弱,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相关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