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第六集:倥偬岁月的军人家风
相关推荐
-
1955年主席秘密批准粟裕让帅,却说罗荣桓非元帅不可,真相怎样?
1955年主席秘密批准粟裕让帅,却说罗荣桓非元帅不可,真相怎样?
-
1945年罗荣桓渡海到达辽阳,却遭下属傲慢审问,罗帅如何处理?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逢.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病逝,毛主席 ...
-
独一无二的红色子弟,开国将帅子女的名字都那么有寓意
刘伯承之子刘太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毛主席部署,刘伯承率领129师挺进敌后,依托太行山,建立根据地.1939年,夫人汪荣华生下一子,刘伯承说就叫他刘太行吧. 刘伯承有刘太行,左权有左太北.194 ...
-
邓小平三次为这位元帅题写书名,还说我们是无话不谈的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邓小平和其中一位有着特殊交往,友谊深厚.话说,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邓小平访问苏联归来,专门给这位元帅带了一个淋浴用喷头,并亲自交到他手里. 想想吧,那时候的邓小平日理万机,还这么细心 ...
-
一个家庭,若能传承三个家风,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一个家庭,若能传承三个家风,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人生漫漫侃 发布时间:2019-08-2823:10 作者:人生漫漫侃,百家号原创首发. 家风是一个家庭重要的传承,对这个家庭的影响无处不在,对子孙后代的 ...
-
《红色印记》第一集:开国领袖的家国情怀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发表时,写有 ...
-
《红色印记》第二集:践行修养的人民公仆
00:00 [节目链接] 节选自<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 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是什 ...
-
《红色印记》第51集:记录烽火岁月的办公桌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乐团指挥夏小汤.我讲述的文物是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曾使用过的办公桌椅.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旧居的办公室里,一套棕色木质办公桌椅临窗而放.桌上摆放着砚台.笔 ...
-
增广贤文集82篇 岁月倥偬(kǒngzǒng) 自强不息
宋之韵第2集 晏氏父子 原文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曾记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译文 笋因为外壳层层脱落才逐渐长成竹子,鱼由于经历了奔波才变成蛟龙.还记得少年时骑马游戏的情景,转眼之间 ...
-
《红色印记》第50集:这份206字的普通作战命令为何成为一级藏品?饶立群讲述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讲解员饶立群,我讲述的文物是一份非同寻常的命令,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份命令是份红头文件,红框白底黑字,一共206个字,签发于1947年2月10日. ...
-
《红色印记》第四集:戎马一生的柔情速写
1933年8月1日,因为革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彭德怀被授予了一枚红星奖章,连同抗战时期缴获的战利品--左轮手枪,和红军时代的八枚银元一起,被他珍藏了一生. 抗战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丁玲作为西北战地访问团 ...
-
《红色印记》第4集:国共携手赴国难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一个年近80的老文艺工作者.配音演员乔榛.我讲述的文物是李大钊在国民党"一大"上的发言稿--<北京代表李大钊意见书>.位于广州的 ...
-
《红色印记》第5集:完成革命始回头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播音员苏扬. 我要讲述的文物,是革命烈士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这三份文件分别是两张任命状和一张委任状,每张 ...
-
《红色印记》第6集:纷飞的“动员令”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昆曲演员--魏春荣. 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五卅运动时期刻传单用的钢板.这块钢板现收藏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 这块刻蜡纸用的钢板,呈长方形,镶嵌在一块斑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