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的书法水平如何?被喷为“丑书”,专家称“捣乱”
朱之文,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农民歌手,“江湖人称”——大衣哥。
其于1969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的菏泽市,现年为51岁。早在九年前,朱之文就参加了电视综艺选秀节目,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一炮而红,名声响彻大江南北,朱之文一并夺得了该节目的冠军,同年他又参加了央视举办的《星光大道》,夺得了季赛的冠军,而且在总决赛上,夺得了第五名的佳绩,至此之后,大衣哥开始成为了人们眼中“大红人”

俗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大衣哥开始在娱乐圈的舆论场中摸爬滚打,好的坏的消息都有,陆陆续续铺天盖地而来,很多消息大衣哥朱之文都当成了耳旁风,不予理会。然而,无论如何,这些消息,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大衣哥原本的生活,打乱了大衣哥本来平静的生活。
最后,大衣哥返璞归真,于2018年1月12号的深夜,发文宣布永远地退出娱乐圈。

相比于许多包装而成的流量明星,大衣哥是草根出身,是真正有实力的,他没有团队,也不需要团队。大衣哥当年能够脱颖而出,完全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的努力,回头来看看大衣哥早年的经历,能够总结出两个字——刻苦。
大衣哥从小,就对歌唱极其感兴趣,其于八岁那年,就因为嗓门洪亮,得到了小学老师的表扬,其十一岁那年,家庭出现了变故,其父亲因病去世,小朱之文也因此家境陷入困境而辍学,到了其十六岁那年,为了承担家用,外出跑到北京打工,当起了北漂一族。
打工时期的大衣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唱歌的爱好,夜以继日地练习着,最终练就了一番好唱功。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于1999年,大衣哥的好嗓子被亲朋好友发现,被邀请到婚庆场合唱歌,这是大衣哥第一次登台演唱,虽然舞台并不大,但是对于大衣哥的人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歌唱之外,大衣哥每天过着种地,打零工的生活,抚养着两个孩子,全年的收入并不多,但日子充满了歌声,过得充足。
直到2011年,选秀节目火了起来。机会是留给大衣哥这样有准备的人,大衣哥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实力,顺理成章地从海选走到了决赛,最终获得了成功。

由于大衣哥是草根出身,未免会有些人看起来眼红,他们都说大衣哥是运气好,遇上了好时代,其实不然,而是时代给了所有人公平的机会,只不过很多人对不起这个机会,而大衣哥却抓住了这个机遇。
大衣哥红了之后,他不仅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还做了很多的慈善,其在演出时,那套标准的军绿色大衣,最后也被大衣哥所拍卖了,而且拍卖的所得,全部捐出,给了慈善机构。
对于家乡的建设,大衣哥也是尽己所能,出钱给铺路。他并没有因为红了而对左邻右舍敬而远之,而且与往常一样,与他们唠家常,丝毫没有架子。
今天,不说大衣哥的歌唱事业,而是说说大衣哥的书法。
大衣哥除了唱歌这个爱好,还有书法,只不过大衣哥的书法造诣,不如唱歌,有网友戏称之为“丑书”,而专家们则评价“扰乱书法市场”,简而言之就是——“捣乱”

像很多艺术家会亮一亮书法一样,大衣哥会书法,在大伙眼中,是个见怪不怪的事情,大衣哥书法的特殊,是在于他所写的字体——瘦金体。瘦金体在书法的各种字体中,是风格最为独特的,而且瘦金体的难度极高,讲究运笔的灵动快捷,笔迹的瘦劲,好的瘦金体,是至瘦而不失其肉。
与传统的书法不同,瘦金体很难掌握,要想达到炉火纯青并出师的地步,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大衣哥对瘦金体的痴迷,出于爱好,练习书法的过程,也不是为了功利而去的。

大衣哥的瘦金体,在市场上的估价是多少呢?其的一幅书法作品,就曾经被买家以万元的高价买去,此事也引起了书法界的关注,结果是大衣哥的作品,被喷为“丑书”,书法界的专家评论更加不客气,甚至称大衣哥打乱了书法市场的秩序,简直就是捣乱。
其实大衣哥书法卖得高价这件事,是有其原因的,大衣哥是农民出生,唱歌是大衣哥从小练习,并有先天基础条件的,对于书法,大衣哥是半路出家,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而且所选的字体起点极高。当然,大衣哥是爱好使然,本身的出发点是不容抨击的。至于对于书法艺术作品的评价,是个非常感性的问题,有些好的作品,在部分人眼中,看不出其好在哪里,有些不好的作品,在一些欣赏他的人眼中,就是至宝。
正如小说家、导演郭敬明所说的:“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他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大衣哥的书法有人愿意卖,卖家的鉴赏水平是其中一个问题,但是也不能排除名人效应。
话说回来,大衣哥朱之文这些年来的书法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显然他是努力用功去学了,即使是最后没能成为”大家”,那又如何呢?仅仅是这个好学的心态,就值得人们所认可的了,大衣哥的书法作品,并没有公开的宣传售卖,而是与朋友之间的交流,闲暇时间写写书法,即使是被拿出来卖了,也是属于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收藏,至于专家们所说的出来扰乱书法市场,有点言过了。
真正扰乱书法市场的,是那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泼墨大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