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
相关推荐
-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黄连汤证,旋覆代赭汤证,痞证的病机及辩证要点,典型的痞证病位在中焦,病症为心下胃脘部有痞胀满或者硬满不舒服,或者伴有轻度疼痛,上则恶心呕逆了你冷酸,下则肠鸣下利 ...
-
三、张仲景治疗心下悸的好方茯苓甘草汤
2017.08.25 <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临床经常见到这类水饮型的胃病,患者 ...
-
习惯性下利,心痞胃胀,失眠——生姜泻心汤
26常习性下痢--朱木通医案 生姜(应是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用治狐惑,狐惑相当于今日之神经衰弱,前条(44例)的治例就是.在<伤寒论>即为下痢或呕吐的治剂,与半夏泻心汤. ...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方证标准√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中痛,干呕下利,没有{MOD}灼热感. 2.主要症状(阳明证轻证+少阳证轻证):(1)阳明证轻证:心中烦躁,身热有汗,口干烦渴,头目痛,小便黄.以上症状, ...
-
大小柴胡汤比较应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随证化裁: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
大小柴胡汤比较应用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半夏生姜 大枣 随证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天花粉: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 ...
-
只是呕(为内里有停饮)- 小半夏汤证(半夏生姜);呕而头痛 - 吴茱萸汤证;呕而发热 - 小柴胡汤证
只呕,它不是柴胡证,只是呕,小半夏汤证,内里有停饮,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姜.那么呕而头痛,这类是吴茱萸证.呕而发热,是少阳病,少阳病是少阳热病,那是小柴胡汤证,这个地方2017-06-29 李静 ...
-
经方心裁(114)黄芩汤(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经期过长、妊娠腹泻、人工流产后恶露不绝、子宫碘油造影后出血 -- 马氏妇科
黄芩汤(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伤寒论>(172) [组成与用法]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 ...
-
经方心裁(115)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妊娠恶阻便溏 -- 马氏妇科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论>(172)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少阳邪热迫阳明,中焦失职呕利行: 萎夏草枣芩芍药,和中止利热亦清. 组成:黄芩.芍药.甘草.大枣.半夏.生姜. 功效: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主治:少阳胆热下利证.症见下利灼肛或大便利而不爽,有热臭气, ...
-
『金匮要略』(十六)呕吐哕下利病方→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半夏生姜汤,芍药甘草大枣襄: 下利腹痛身热呕,清热和中降逆良. 组成:黄芩.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半夏. 功效:清热和中,降逆止呕. 主治:胆胃气逆证.症见下利腹痛,身热口苦,恶心呕吐,纳少,舌 ...
-
经方: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干呕、下利)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原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一方三两切)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作者]张仲景 [ ...
-
【半夏生姜汤】
半夏我们大伙儿可能不太了解,它是一种中草药材,在中药材中的运用十分的普遍,我们在许多中药材当中都能见到它的姓名,我们的中医学源远流长,有关半夏,我们能够用于和姜片制做汤剂,是具备很高的作用的. 1.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