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下利,心痞胃胀,失眠——生姜泻心汤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二)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里面:呕吐(64) 何,寒热呕吐,胸中格拒,喜暖饮,怕凉.平昔胃阳最虚,热邪内结,体虚邪实,最防痉厥. 人参,黄芩,炒半夏,姜汁,川连,枳实 胸中格拒,胸中指的胃脘 ...
-
胃胀,胃痛,胃炎,热结心下——大黄泻心汤
3治疗热痞 曹某,男,30岁,工人.1970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胃脘部胀闷欲呕7天,近3天加重.口渴心烦,口舌生疮,不发热恶寒,小便短赤,大便黄色稀水,热臭灼肛.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 ...
-
生姜泻心汤——六条脾胃病医案
18呃逆--刘渡舟医案 郭某,男,46岁.患呃逆证八个多月,呃逆频作,顽固不休,以致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及香砂六君子汤等无效.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每日一二次,脉沉弦无力,舌苔润滑. ...
-
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 周淑媛 小半夏加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之功效.主治1 ...
-
妊娠恶阻变证,胃痛,小儿口疮——大黄附子泻心汤
25妊娠恶阻 诸某,28岁,2005年12月5日初诊.妊娠2个月,近20天于进食后5-6分钟便出现恶心,呕吐涎沫.食物及血液,呕吐时食管疼痛,口淡不欲食,涎冷,喜热食,不欲饮,矢气多,大便正常,寐差, ...
-
生姜泻心汤——水气痞,呕吐腹泻,慢性肠炎,心痞腹泻
3水气痞--刘渡舟医案 丁某,男,47岁.患心下痞满,时而隆起一软包如鸡蛋大小,按之而痛.两胁下鸣响不适,嗳气频作,口苦纳减,并见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舌苔白厚,脉沉弦滑.证属脾 ...
-
生姜泻心汤合抵当汤、蛇床子加减治疗下利、大便失禁医案
2021-07-03 女,78岁,口渴.下利.大便失禁2天.2型糖尿病多年,注射胰岛素. 舌诊:舌淡苔白,舌尖红. 脉诊:68次/分,左略长紧右短,左脉沉取涩. 方剂:生姜泻心汤合抵当汤.蛇床子加减 ...
-
【胡老亲述】生姜泻心汤治小儿下利,出现瞑眩
按语:2011年前后在协助冯老做"冯世纶教授经方网络传承班"的时候,在网络上就有好多同学提出来将胡老讲稿中有关案例单独编辑整理,确实是大家热心参与,集体用力的结晶.我们将陆续刊出这 ...
-
四、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原文150
四.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原文150 [郑论] 按此条大约当解表而不解表,误下之,则邪正相搏,结下心下而成痞鞕,以致上之水浆不入,下之利不止,其人心烦 ...
-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郑论] 按伤寒发热,有风伤卫之发热,寒伤营之发热.出汗,有风伤卫之出汗,有阳明热甚之出汗,有少阴亡阳症之出汗.而此只云: ...
-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间的响声。)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间的响声.)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郑论] 此证既称汗 ...
-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原文139 ...
-
桂枝人参汤——麻诊下利与协热利
2麻疹下利--沈炎南医案 1959年,余带领学生到揭阳县防治麻疹,设简易病床数十张,收治病情较重之病孩.内有一女孩,3岁许,疹子已收,身热不退,体温39℃,头痛恶寒与否不得而知,下利日十余次,俱为黄色 ...
-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证竟是“下利”?
导读:今天学习跟着刘渡舟先生复习"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赵本<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