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

(0)

相关推荐

  • 【这个方子,专治肝火犯胃吐酸水】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出自<丹溪心法>,在古籍中是治疗肝火犯胃的要药. [左金丸]不仅可用来治疗以胁肋胀痛.呕吐口苦.嘈杂吞酸等为表现的肝火犯胃证,现代研究,[左金丸]还可用于急慢性胃炎 ...

  • 左金丸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左金丸药物有黄连,吴茱萸,方以黄连味苦性寒为主药,功能泻肝胃火,吴茱萸性热为反佐药,功能制酸止痛止呕.二味药物按比例配合,相反相成,有疏肝泻火,制酸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 主要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等 ...

  • 胃有灼热感,老打嗝、胃反酸,2种中成药,或许帮你搞定

    今天讲两个第一个讲的是针对这种. 肝火旺热证 胃有灼烧感灼热感,首先,肝胆犯胃 普通的正常一些表现.首先,肝胆犯胃最基础的表现 就是两肋两肋胀痛,,然后呢包括一些暧气啊,就是打嗝反酸,包括这个比较典型 ...

  • 左金丸:药物的比例与功效的关系

    左金丸是<丹溪心法>中的方剂.药物的组成为:黄连与吴茱萸两味药. 左金丸的功效是: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左金丸的主治是:肝火犯胃,脘腹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诸证. 仅仅两味药的左金丸,要 ...

  • 肝火犯胃,嘈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

    [方剂名称]左金丸 [别名]回令丸.萸连丸.茱连丸.佐金丸.二味左金丸 [组成]黄连(一本作芩)6两,吴茱萸1两或半两. [功效]泻肝火,行湿,开痞结,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嘈杂吞酸,呕吐胁痛 ...

  • 中药名:左金丸

    ​中药名:左金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6:1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心为肝之子,肝火易累及心.方 ...

  • 胃泛酸水,口酸口苦,可能是肝的问题,不妨用用这个中成药!

    一名粉丝给百草君留下这么一段言:百草君您好,我是一个老胃病患者,胃病折磨的胃痛.胃酸.胃胀,人也比较瘦.今年儿子过年回来我和他有点不太愉快,这两天感觉一到早晨嘴里发苦,胃酸多,两边肋骨里面也不舒服,这 ...

  • 左金丸治疗脘腹胁肋疼痛临床经验与体会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其组成只有二味药,比例是6:1,即黄连6成,吴茱萸1成.其性味前者为苦寒,后者为辛温,寒温共投,相互为用.其能入肝经,为治肝火要药.主治肝火燥盛,左胁作痛,脘闷腹痛 ...

  • 一个古方:左金丸

    肝病或胃病十分常见.胃每天都在容纳吃进来的食物,连个单休都没.肝则主管疏泄,小小的生个气都会对肝造成影响. 在中医里有一种证型,是既伤肝又伤胃,这种证型就叫肝火犯胃.那肝火犯胃会有什么样表现呢? 中医 ...

  • ​强大一方:左金丸之秘!

    左金丸治疗湿热中阻证 左金丸可治肝火胁痛,可治肝火犯胃之吞酸.脘痞.嗳气.嘈杂等病症. 那么,左金丸可不可以治疗与肝火无关.由湿热中阻所致之吞酸.脘痞.嗳气.嘈杂等病症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朱丹溪 ...

  • 【五味日知录】使用“左金丸”的正确姿势

    杏林飘香 公众号 本期知识要点: 治疗肝火 + 清心 + 降胃气 大道至简,小术玄繁 万分难得,十分简单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绢书 "五味日知录"每天一段干货 ○ 本文视频由五味中医 ...

  •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专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宋某,男,35岁.   胃脘胀痛反复发作3年,近1个月来,情志不舒,加之饮食不洁,胃痛又作,嘈杂不适,呃逆,口苦纳呆,胸闷,时有呕吐苦水,大便每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   胃镜检查提示:胆汁反流性胃 ...

  • 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的“左金丸”

    左金丸 Zuojin Wan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处方]黄连600g吴茱萸100g [方义简释]方中重用苦寒之黄连为君,一者清泻肝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再者,黄连可清胃火 ...

  • 读方与用方(130)左金丸活用黄连吴萸

    左金丸活用黄连吴萸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丹溪心法>一书是由朱丹溪的弟子门人和私淑者收集.整理朱丹溪的证治经验汇集而成.而在朱丹溪亲自书写的著作,如<格致余论>.&l ...

  • 左金丸合乌贝丸加减治疗胃炎

    齐某,男,59岁,2021年5月19日就诊. 胃脘嘈杂反酸五六年.时感胃胀闷,纳差,胃镜显示:糜烂性胃炎.大便一天一次,偏干,小便可,脉弦细略数,舌治淡红,苔薄黄略腻. 方药:党参30克黄连9克吴茱萸 ...

  • 左金丸治疗脘胁腹疼痛临床体会

    作者/章汉明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其组成只有二味药,比例是6:1,即黄连6成,吴茱萸1成.其性味前者为苦寒,后者为辛温,寒温共投,相互为用.其能入肝经,为治肝火要药.主治肝火燥盛,左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