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患者血管难找,这两种穿刺法可以救急

休克(shock)是指因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全身微循环障碍、各器官功能异常的综合症候群。休克患者可出现四肢湿冷、肢端紫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临床表现。

抢救休克患者首要的措施就是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用药。休克患者因血容量不足、末梢循环差四肢血管塌陷、血管不易显现,护士操作中会出现血管寻找困难,因此,成功穿刺成了临床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面临的难题和巨大挑战。

临床工作中,因条件限制,普通病房没有血管红外显像仪等血管可视化相关设备,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需要请麻醉科医生进行穿刺,中间间隔时间可能较长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四肢血管通道建立困难的情况下,为缩短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保证抢救用药,可以尝试以下两种穿刺方法:

颈静脉穿刺

优点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血流速度快。颈外静脉穿刺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不易穿刺者、抢救危重病人需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周围循环衰竭的病人、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颈外静脉通道能保证用药的效率,在临床中达到良好的抢救效果,左侧或右侧颈外静脉均可选择。

操作方法

将患者取头低位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下可垫一软枕,使颈外静脉暴露充盈,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为 10cm×10cm,穿刺点为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以外侧缘进针,操作者站立患者的头侧,常规消毒,左手食指或中指于锁骨上压迫颈外静脉,使其充盈,注意不能用力过大,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留置针行静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穿刺完成后按要求做好敷料固定。

股静脉穿刺

优点

对于股静脉解剖而言,其比较固定,且有着比较小的活动幅度,不易滑动,有着较大的管腔,血流速度快,通常可达1~2L/min。因而在抢救休克患者时,不仅能方便急救药物的快速使用,而且还能满足输液、输血的需要。另外,股静脉留置针穿刺定位快捷且方便,易穿刺,操作护士仅需要数分钟便能完成操作,因而可以较好地争取抢救时间。

操作方法

将留置针连接于输液器,做好调试工作,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伸直下肢,并稍微外旋、外展。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术者左手需消毒。用左手食指固定于股动脉、腹股沟处波动最明显的位置,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一定夹角 (40°),于股动脉内侧约0.5cm位置处斜向脐部进针,如果有暗红色血流出,则再进针少许,此时,右手将针芯固定,左手将外套管均送入血管中,开放输液器,当液体流入通畅后,用留置针贴膜固定。

参考文献:

[1]杜伟.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 用方法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125-128.

[2]李丽群.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在 CT 强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 护理研究,2016,10(36):218.

[3]张小纯,张秋红,等.颈外静脉穿刺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建立静脉通道与采血中的优势[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 志,2017,12(6):473-476.

[4]朱艳,陆娟,杨亚,等.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 ICU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38-140.

[5]邱燕燕,刘娟,肖修稷.股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10-212.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作者:张晓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