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产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月经病部分)!

一、月经先期1、气虚;补中益气汤。2、实热;(阳盛血热)清经散。3、肝郁血热;丹栀逍遥散。4、虚热;两地汤。 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二、月经后期:1、血寒;温经汤。2、虚寒;艾附暧宫丸。3、血虚;大补元煎。4、气滞;乌药汤。

三、先后无定期:1、肝郁;逍遥散。2、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1、气虚;举元煎。2、血热;保阴煎加地榆、槐花。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五、月经过少:1、血虚;滋血汤、小营煎。2、肾虚;归肾丸。3、血瘀;桃红四物汤。4、痰湿;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2、阴虚血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七、痛经:1、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3、湿热下注;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4、气血虚弱、圣愈汤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5、肝肾虚损;调肝汤

八、经间区出血:1、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3、血瘀;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1、肝肾不足;归肾丸加鸡血藤、首乌。2、气血虚弱;人参养营汤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枳壳。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5、痰湿阴滞;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血热(虚热)保阴煎加沙参、麦冬、五味子、阿胶。2、实热;清热固经汤加沙参、麦冬 3、血瘀;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4、肾阳虚;右归丸去当归加黄芪、覆盆子、赤石脂。5、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去牛膝。6、脾虚;固本止崩汤去当归加升麻、山药、大枣、乌賊骨。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加茯苓。2、肝肾阴虚;一贯煎。

十二、经行发热:1、血热内盛;清经散加益母草。2、肝肾阴虚;两地汤。3、气血虚弱;补中益气汤。4、瘀热壅阻;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十三、经行头痛:1、血虚;八珍汤加枸杞、首乌。 2、肝火;杞菊地黄丸加苦丁茶、夏枯草、白疾藜。3、血瘀;通窍活血汤。

十四、经行身痛:1、血虚;当归补血汤加鸡血藤、白芍、山茱萸。2、血瘀;趁痛散加鸡血藤、桑寄生。

十五、经行泄泻: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吐衄:清肝止淋汤。2、肺肾阴虚;顺经汤加牛膝。

十七、经行口糜:1、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2、胃热熏蒸;凉膈散。3、脾虚湿盛;甘露消毒丹。

十八、经行风疹块:1、血虚;当归饮子。2、风热;消风散。

十九、经行眩晕:1、血虚;归脾汤加枸杞、制首乌。 2、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3、脾虚挟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蔓荆子。

二十、经行浮肿:1、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加补骨脂、川芎、巴戟.2、气滞血瘀;八珍汤加泽兰、茯苓皮.

二十一、经行情志异常:1、肝气郁滞;逍遥散。2、痰火上扰;生铁落饮。

二十二、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2、肾阳虚;右归饮合理中丸。3、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于丸加熟地。

带下病:1、脾虚;完滞汤。2、肾虚;肾阳虚、内补丸。肾阴虚、知柏地黄汤加芡实、金樱子。3、湿热(毒);止带方。4、热毒;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樗根白皮、白术。

(0)

相关推荐

  • 妇科学总结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2. 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 ...

  • 【中医】中医方剂学重点精华汇总 !值得收藏 !

    文章来源:名老中医经验集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 ...

  • 【中医】中医康复学重点总结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 中医康复学重点总结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1.中医康复: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 ...

  • 全国名老中医门成福教授治疗月经病

    四物汤 四物汤,出自晚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熟地黄15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用于治疗外伤瘀血作痛.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今多用作补血 ...

  • 【值得收藏 】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一.咳嗽: 1.风寒:金沸草散.(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宁散. 4.痰湿:二陈汤. 5.阴虚燥咳: ...

  • 【值得收藏 】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一.咳嗽: 1.风寒:金沸草散.(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宁散. 4.痰湿:二陈汤. 5.阴虚燥咳: ...

  •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汇总

  • 【中医】中医耳鼻喉科学复习重点

    九月阅读排行榜[中医]中医方剂歌诀总结版[中医]黄帝内经经典语录背诵版[中医]黄帝内经100句经典原文集锦[中医]中医诊断及用药歌诀[中医]沈氏妇科十二法共享版[中医]妇科用药精髓117条珍藏版[中医 ...

  • 【中医】中医推拿学复习重点

    中医推拿学复习重点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第一章 1.推拿又称:按摩,按跷,按玩,案扤,乔摩,,挢引,导引, ...

  • 中医综合调理女性月经病临床经验总结。总有...

    总有一个适合你. 一.肾虚肝郁型: [临床表现]:闭经.稀发.腰腿酸软,脉弱细,舌苔白薄. [治疗原则]:补肾疏肝 [方药]:四逆散合寿胎丸加减:柴胡10g  白芍12g  枳壳10g  丹参2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