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公:师节忆师系列之东瀛遗孤

漠公,当代书法家,长期致力于书法教育。

文章根据漠公在微信群里的语音整理而得。

口述:漠公

文字整理:刘炼、刘君荣

我要讲的第三位老师,是我初一和初二时期的班主任。他叫乌尔吉勒图,我们一直叫他乌尔老师,在正式场合叫乌尔吉勒图老师。实际上乌尔老师不是蒙古族,而是日本的战争孤儿。他父亲是日本军人,战争后期不知所踪。母亲在日军战败随军逃亡的路上,把还在襁褓中的他送给了一家蒙古族牧民。这个牧民恰好是个贫下中牧,乌尔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所谓出身好的老师。

乌尔老师个子不高,宽宽的脸、宽宽的肩、浓眉澈睛,绝对的帅男。他是我的班主任,教我们蒙语课。那时候我们蒙古族不学外语,只学蒙语。乌尔老师的蒙语发音非常漂亮,地道的正蓝口音。

因为蒙语是拼音文字,到初二我己能念蒙文报,但不知是啥意思。乌尔老师总是表扬我发音标准。哎呀,太可惜啦,如果不是文革让我们中断了学业,跟乌儿老师学下来,我可能会讲一口好蒙语的。

有一回上语文课,我跟史培均老师因为学古文的问题发生了冲突。当时我觉得学古文太难了,就不好好学,也不认真做作业。对此,史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我,我顶了他一句:"学古文有什么用?"

这句话把史老师顶火了。他在课堂上把我臭训了一顿。从此,我俩像结了仇一样,谁也不理谁了。

乌尔老师有一天找我谈话,具体怎么谈的我都忘了,反正是关于和史老师的关系问题,他把我说的理屈词穷,口服心服。谈完了,他说,你能不能主动的去找史老师认个错?我说能!

说去就去,我马上找史老师认了错,并给他鞠了躬。史老师笑着问我,是不是乌尔老师让你来的?我说是,但是我也的确认为自己错了,才来给您道歉的。

乌尔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他不像李守义老师那样,会声色俱厉地发脾气。乌尔老师从来不发脾气,属于和风细雨的那种类型。

乌尔老师跟我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他是我们学校兵兵球队的总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校队拿到过呼市中学生比赛的亚軍。

有一次二中校队来我们学校比赛,他们的主力是业余体校的选手,打得非常棒。乌尔老师让我第一场就跟他打,问我信心如何?我有点发怵,说我没握。

乌尔老师说他看过对方打球,知道其技术特点是什么。接着就详细分析我俩各自的长短項,并为我设计了一套打法。

比赛在晚饭后举行。因为我是跑校,不可能回家吃了饭再来,就喝了喝水,等着比赛开始。

开赛后,乌尔老师就站在场外,我每打完一局,他都对我指导几句。有他的指导,再加上全班同学都来给我加油,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直落三局,我把对方主力拿下!后來,虽有些起伏,最终我们还是赢了二中队。

比赛从晚上七点打到九点,比赛结束后,我感到超级饿。正要离开赛场回家,乌尔老师说你等等,然后从自己的提兜里拿两个白焙子(呼市特产白面饼)还有一个纸包,里面是几块肉片。"快,把肉夾在焙子里吃了吧,我知道你还没吃饭呢。"

可能因为那天那场比赛,是我代表学校打赢的第一场比赛;又可能因为乌尔老师是第一个给我买东西吃的老师。一一这两件事情都不大,却成了我终生不会忘掉的事情。

恐怕没有谁规定过,人的一生应该记住什么,应该不记住什么。但肯定的是,你记住的,一定是曾让你有强烈感受的事情。

后来文革开始啦,学校也不上课了,我们有上山下乡的、有流浪到社会的、有当了工人的、也有当了兵的,都永远地离开了学校。但是我一直都想着乌尔老师。

七十年代末,我搬到了北京工作生活。二十多年后,我成了书画教育行的人。2004年春节前,我在呼市揽了一个大活儿,带了几个书画家吃住在宾馆,干了半个月。这期间,我把中学同班同学隔三差五叫来聚会。

有一天我说,你们谁知道乌尔老师现在在干嘛?咱们能不能集体去看望一下他?有个同学说,乌尔老师早就去世了!是癌症,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哎呀,当时我就嚎啕大哭起来。反正在场的都是老同学,我也不在乎形象了。

后来这个老同学还告诉我,中日邦交恢复以后,乌尔老师还向日本政府提出过申请,说自己是战争孤儿,自己的爸爸叫啥,妈妈叫啥;但是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多的资料了。费了半天劲,也没找到日本的任何亲人。

乌儿老师这奇特的身世,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成的。他被蒙古族牧民养大,一生生活在异国,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在内心世界里是怎么看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我只能肯定,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通过他爱自己的学生看出来的。

……

今天我就借教师节这个机会,回忆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位老师。为什么我会永远记住这三位老师呢?不仅能记住他们的形象,还能记住他们做过的事情。我想,一方面是他们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给了学生作为一个老师的爱。尽管史老师与另外两位老师不同,我也不能否定他爱我们这一点。他是做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该做的事,但,那是饿的,我们不恨他!

一个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能感受到的。我从这三个老师身上学到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真的,从心底里头去爱学生,学生都会知道的。我说的这个爱,是那个大的Love,博爱的爱,也是人性之爱,人类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爱的存在!

(完)

漠公:师节忆师系列之落魄烟摊

漠公:师节忆师系列之乌鸟之分


关于口述历史
历史是零碎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记忆里。口述历史是一种收集历史的途径。如果您有意整理自己的记忆,不论是一时的还是一世的,我都愿意提供文字整理方面的帮助。欢迎留言联系。
(0)

相关推荐

  • 《古文观止》经典短文10篇

    [经典古文整理] 语文重在积累, 重要的古文整理, 文言文有时不理解, 可能就是平时积累不够! <陋室铭><马说>等 都几乎都是考试常见的!#教育微头条# #幼儿教育大家说#

  • 漠公:师节忆师系列之乌鸟之分

    漠公,当代书法家,长期致力于书法教育. 文章根据漠公在微信群里的语音整理而得. 口述:漠公 文字整理:刘炼 我印象深刻的第二位老师,是李守义老师.他把我们从小学五年级一直带到小学毕业,是对我们在正能量 ...

  • 孙竞昊 | 家范师琐忆

    王家范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1年第2期 (二〇二〇年)七月七日近中午起床,我看到手机静音时收到的熟识电话号码,心里一颤,果然马上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一片关于王家范先生仙逝的消息.虽然我知道 ...

  • 倪师《人纪系列之针灸篇》中艾灸部分笔记

        这几天看倪师<人纪系列之针灸篇>,整理了书中关于艾灸的部分,因我比较喜欢艾灸,故摘录了以下做成学习笔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哦. 灸呢? 我们叫JU,就是"久&quo ...

  • 【散文】王散木/大德永存忆师恩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王散木 信阳师范学院教授陈伟琳老师 2020年5月18日, ...

  • (纸刊备选)忆师情|秩堂中学·尹雍 (湖南)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纸刊<天赋文学>报已于2019年5月20日(520)确定创刊,并于2019年6 ...

  • 忆师​

    音容依旧笑如春, 著书育人度韶华. 纵使虚发染雪霜, 丹心泼墨铸师魂. 2020.6.28

  • 【云伴学物理教研】物理网师成长之路系列十:我的网师三阶段

    作者/杨智伟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中学 就在一个多月前,很多人都没能想到2020是如此"魔幻"般的开场,整个中华大地慢了下来,所有人闭门不出,这是难得的一次"宅年" ...

  • 【云伴学物理教研】物理网师成长之路系列九:收获成长,分享快乐

    作者/卫江伟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不得不说,这次cctalk报名讲课是一时冲动,没想到能遇到刘焕芝老师专业.耐心.负责地指导,手把手磨课,真的很幸运.通过这次"献丑露脸"让我受益匪 ...

  • 亦天使,亦魔鬼——饼师节帅陈敬瑄的两副面孔

    引言 上回介绍了一位武周年间的做饼师傅,这回介绍一位晚唐的做饼师傅. 如果不是因为他有个有本事的弟弟,也许他本可以平淡地度过一生-- 不好意思,上错图了. 被唐僖宗呼为"阿父"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