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竞昊 | 家范师琐忆

(0)

相关推荐

  • 杜桂萍:张锦池师晚年生活素描

    像所有步入晚年的普通人一样,张锦池师的目光越来越温和,笑容越来越慈祥,行动当然也越来越迟缓.帕金森症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看和写.这对他而言应该是最致命的,因为他的晚年人生始终都在重复着一个念 ...

  • 李丹婕读《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求学问道师友间

    从学与追念: 荣新江师友杂记 荣新江著 中华书局 2020年10月出版 322页,69.00元 ━━━━ 文︱李丹婕 2002年,我读本科三年级,在荣新江老师指导下做学年论文,从那时算起,我认识荣老师 ...

  • 伍达复:有教无类,纵横通观——齐裕焜先生和我的师生情

    1991年6月,不满二十岁的我从安徽省巢湖师专毕业,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乡村初中任教.这所学校距离镇上大约还有15里山路,大多数教师是民办教师,我是该校第一个师专中文系毕业的语文教师. 认认真真地教了三 ...

  • 李奎:忆恩师孙逊先生

    老师,您的脚步好匆忙,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中午课后回家,看到了潘建国老师朋友圈的信息,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泪水顿时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再也看不到您了,我再也听不到您的批评指导了!阴阳两隔两分 ...

  • 《东方翻译》纪念谢天振老师专刊

    目录2020年专刊 序一 重因风雅惜--谢天振教授译介学思想的学术意义 查明建 序二 为君持酒劝斜阳,一襟豪情留晚照--忆谢天振 柴明熲 木铎金声留余响 谢老师最后的学术演讲录音:文化转向之后,再往何 ...

  • 鲁茜:悠悠师恩,情深难报——缅怀学者李时人先生

    看到玉宝师兄发的通知, 才知可以为老师写篇文章.与刚转学至湖南的孩子,被小升初培训,弄得疲倦无奈,好在还来得及. 写到老师,文字自然生发,何须酝酿,都是真情流露. 李时人教授 第一次收到老师文字,在2 ...

  • [旧家忆旧]哥哥的琐忆

    家兄目前七十多了,前些年就回忆当年奶奶教的童谣,想起了些,就随口念起,后来觉得记性不好,就写在卡片纸上,家中这里那里堆得书书本本也太多,现在也不知道放到哪里了.现在可好,发在微信群里,随手一翻就看见了 ...

  • 乡情琐忆‖抠仙家·摸仙家·照仙家

    ​在我们寿光,把蝉的幼虫叫"仙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在给一些东西起名时,确实有"两把刷子". "仙家"这个名字起的很贴切,听说蝉从下籽到幼虫 ...

  • 乡情琐忆‖大哥家的骡子好酒量

    ​喝酒,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就大半斤的酒量.当然也有酒量大的,一斤二斤的喝的稀松平常,那是少数. 邻居大哥,养着一头骡子,农闲时节就套上骡子赶着大车去山上.窑厂"拉脚",(" ...

  • 阿勒泰琐忆:初为人师

    初为人师(十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带给我短暂的希望和无比的失望后,日子陷入与粉碎四人帮之前一样的沉寂,后来才知道历史走进了"两个凡是"的死胡同.到1979年春,团里又有了新消息 ...

  • 乡情琐忆‖青丘、寨子、苑家庄……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的童年时光,几乎是在苑家庄度过的,村西是青邱,村南跨过丹河就是寨子. 我们家的亲戚几乎都是附近村里的.比如我父亲的姥姥家是寨子村,他姨跟我姥姥一个村,而且还是邻居.我父母的婚事就是我的那个姨姥姥介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海派妇科名老中医:朱南孙公布的家传师门验方

    公众号 海派妇科名老中医 朱南孙公布的家传师门验方 一.加味没竭汤(又名化膜汤) 组成:生蒲黄(包)24g   炒五灵脂(包)15g   三棱12g   莪术12g   炙乳香.没药(各)3g  生山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