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党项在汉与吐蕃间>2
相关推荐
-
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等民族,是如何崛起和消亡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强大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也曾在历史上长河中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例如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契丹等等,但其大多却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那么,这些少数民族是如何 ...
-
唐代碑志中的羌人
吴明冉 曾晓梅 严木初 [关键词]羌人 唐代 碑志 宗教 [内容提要]魏晋南北朝时古羌人大量内迁 ...
-
大漠鸿鹄:西州回鹘汗国的兴衰(上)
导言:8世纪以后,伊斯兰教扩张的热潮从西亚向东推进,曾经是宗教万花筒的中亚地区被这股狂潮席卷而下.经过数个世纪顺通无阻的扩张与渗透,当伊斯兰教势力越过葱岭,准备继续向东推进的时候,却遇到一股强大的阻力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
唐之前,木雅贡嘎大雪山一带属党项羌(秦.汉称"旄牛羌"或 "旄牛夷"),唐时被吐蕃征服.吐蕃称受其奴役的党项部落为弭约(又称弭羌),一些汉文史籍上写作木雅,沿袭 ...
-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
世纪之交,何光岳先生的新作<氐羌源流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是何先生<中华民族源流史>系列著作中的又一项重要骨干工程.它的问世,是何先生几十年艰苦耕耘的重大收获. 这是一部 ...
-
话说“尕秀”
话说"尕秀" 达布老(རྟམ་ལོ།) 尕秀村位于碌曲县城南23公里处,在著名吐谷浑古城"漒川城"脚下的晒银滩上,四周群山和草原环绕,其东面有拉日本钦神山:东南 ...
-
名家丨“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之典型——白马藏人
关键词:白马藏人 多元一体 和而不同 [中文分类号]G127 [文县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09(2020)06-0009-06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
-
大唐的重构(六) 郭子仪单骑退敌
广德二年,即公元764年,仆固怀恩牵头,吐蕃和回纥南北两大强国联手的关中侵袭战最终被唐军挫败,这对意图割据灵州的仆固怀恩部来说,无疑是一大挫折.因为灵州大体就是今天的宁夏,地域非常狭窄,而且其北有回纥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党项羌拓跋氏的发轫>1_天禄琳琅主人-YJ
党项羌部落联盟八部中的拓拔部,在唐初时与吐谷浑关系密切,其首领拓跋赤辞曾助吐谷浑人进攻唐帝国,失利后与其子拓跋思泰一道率众降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因不堪忍受吐蕃人的不断袭扰与横征暴敛,拓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纥西迁<“(唐)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4
喜不自禁的宣宗,特下诏命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殊勋,诏令:"(张议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16~6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初年大将,王莽'新'朝立,任强弩将军司马,拜波水将军, ...
-
《西夏王》:吐蕃没落与回紇西迁<〔唐〕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1
安史之乱带给中国历史的,绝不仅仅是大唐皇朝的由盛而衰,也不仅仅是李氏皇族的繁华落尽,更是中华大地由美丽富饶而变为满目疮痍,是对芸芸众生.黎民百姓特别是对中华文明的忠贞不贰之士的身心摧残与自尊践踏,河西 ...
-
《西夏王》摘抄:在大唐的怀抱中<党项羌见证唐蕃间的那段如歌岁月>8
当然,从恢复汉皇朝所拥有的西域疆域的角度说,唐皇朝也负有维护疆域完整的民族.历史责任,而西汉帝国都城也和唐帝国都城一样在长安,从历史角度同样也说明必须拥有河西走廊.青海和西域的重大战略意义.当然,长安 ...
-
新唐书镇冀王廷凑,本回纥阿布思之族,隶安东都护府。曾祖五哥之,为李宝臣帐下,骁果善斗,王武俊养为子,故冒姓王,世为裨将。
王廷凑,本回纥阿布思之族,隶安东都护府.曾祖五哥之,为李宝臣帐下,骁果善斗,王武俊养为子,故冒姓王,世为裨将. 廷凑生骈胁,沈鸷少言,喜读<鬼谷>.兵家诸书.王承宗时,为兵马使.田弘正至 ...
-
《西夏王》:在大唐的怀抱中<南诏反复无常,吐蕃趁火打劫>5
此役之败,使南诏与吐蕃间有了嫌隙:吐蕃摆出一副大邦上国的姿态,将失利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南诏,不仅加以言语斥责和羞辱,甚至将原来授予其的"赞普钟南国大诏"的封号降为"日东王& ...
-
西西夏王李元昊是不是一个真正信仰佛教的帝王?
最近疫情刚过,在家里呆了两个月没出门,真是把人憋出病来.于是就和弟弟商量去附近贺兰山去散散心.放松下心情.于是就准备好吃的喝的,就驾车到了贺兰山脚下.因为我一直在外地多年,对银川一点也不熟悉.尤其是贺 ...
-
东亚三国志:大唐帝国与吐蕃、回纥的爱恨情仇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之所以选择回纥为盟友去平叛,而拒绝了吐蕃的出兵援助提议,原因再简单不过,回纥人只是趁火打劫的饿狼,而吐蕃人确实意图将整个大唐江山撕扯粉碎.鲸吞下肚的猛虎 ...
-
王创亮║《回广偶书》外二首(诗)
回广偶书 昼雨初晴听鸟声,交交似欲留人行. 数行脚印遗乡壤,千里轮痕到省城. 收尽暮云无月夜,凭添光彩有霓灯. 及居未饿来先膳,一语平安报亲庭. 落雨 沙沙细雨落阶檐,人止游心翘望天. 却忆儿时将四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