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父亲的品格

  散    文  

已故百岁老人张卜相(义之)像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可我的父亲对我的爱既有山的严峻更有水的柔情。十二岁不到,贤淑的母亲因病四十八岁那年就离开了我与刚满十四岁的姐姐。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帮我们成家立业。父亲四十八岁(母亲三十六岁)得幺女,呵护了我五十二年,再过一个多月,就离我而去十四年了,但老人家的慈善胸怀,坚毅品格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拾金不昧重信义。一九五九年“十一”十年一大庆,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顶着我到刘家场看热闹,中午时分到老街饼铺去吃烧饼,父亲在案板边的地下发现了一个布裹着的小包包,拿在手捏了捏,然后就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失主来了才打转身。回家途中已是灯火闪烁,望着山坳上焦急等待的母亲,父亲满是愧疚,待父亲说明原委,母亲拍拍父亲的肩,“我看得来的就是你的实诚。”

以德报怨传佳话。母亲有个双目失明的姑妈离我们家不远,父亲每年都要接她来玩几天,开始母亲不太乐意,因为难忘五岁就到姑嘎嘎家做童养媳的经历,并且还曾经在父母的婚姻中百般阻挠,数次离间。父亲开导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还是你亲滴滴的姑妈”,于是母亲不再说什么,母亲走后好多年,父亲都还自制兜杆(滑杆),叫上哥哥去抬姑嘎嘎来我们家玩,一住就是十天半月。

肝胆相照见豪情。我家有位长我二十岁的大哥,好多年以后,我才晓得哥是二岁多时抱回来的养子。哥哥是从他老表家背回来的。父亲视哥如己出,幼时就教他打算盘,还送他读私塾。合作社时哥就入党,当了一辈子基层干部。哥哥忠孝两全,与父亲患难与共,对其百般体贴。一碗米酒、一个包子,当时农村难得一见,他都要送给父亲先品尝。父子情深令我感动,让我嫉妒。

还有,那个烧饼铺的管福伯怕是父亲的结拜兄弟,他敬重父亲的人品,父亲也经常担一些松毛、树枝树皮去解决他生计所需,他们的感情就像亲兄弟。把义结金兰延续几代人。

父亲认的双目失明的干儿子,孤寡无依的兄弟一走动就是一辈子。

举案齐眉生死别。一九六六年四月,母亲因病重无药回天,撇手人寰。父亲总觉得母亲历尽磨难,年龄比他小一轮,没享半天福就先走了,心里充满悲伤自责与不舍,半年多的时间根本不能自拔。望着父亲皮包骨头,摇摇欲坠的身子,我哭喊着说:“爹爹,我没有了妈,不能再没有您啊!”第二天清晨,父亲把我搂在怀里说“幺儿要自成人哟,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说你们有娘养没娘教啊。”我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呕心沥血育后人。文革后,卸甲坪公社开办红土包中学。老师走访到了小学毕业辍学在家的我,父亲当时二话没说,应允我上了初中。二年后刘家场区又在兴办青坪中学。我试着与父亲商量,还想去上高中。当时我近十八岁了,在队里可算个硬劳力,家里还往个偏搭子屋,父亲也是快七十的人了,没想到父亲再次二话没说,只说了句“要读就认真的读”。从此农机矿机建厂房、做护坎、四六一电厂扳汽砖就多了个疲惫的身影,十三条岭干沟湾弯曲的山路上,可常见一位一路小跑背着背篓送米送菜的老人。直到今天,父亲满是血泡的双手,来去匆匆的身影不止一次地在我梦里出现。

一九七四年七月我高中毕业了,十月份上了文家河水利工地。开工没几天,团部要求凡上工地的400多名高中生每人写一篇发言稿,代表刘家场民兵团5000多名指战员在指挥部誓师大会上表决心,我的稿件有幸被选中,会后我以副团长的身份被抽调到团部上班,当时好多人说:“你命好,没挑几筐土就去握笔杆了”。我笑着说“我的命运爹做主,没有父亲的开明就没有我的今天。”

耕读传家有教诲。一九七六年四月,文革后松滋县首次面向基层用推荐加考试的方法招公务员,我有幸入围。上班前一天晚上,父亲对我说:“我们家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守着清平过舒心日子,你要懂得珍惜,端了公家的碗,不能吃一时的饭,要吃一世的饭。踏实忠厚,勤快刻苦,工作尽管多做一点,没有人是做事做没了的。”带着父亲的教诲,我踏上了漫漫职场路。诚实做人,老实做事,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正科级干部。二十几年后,我的儿子上班前去看爷爷,您用同样的话嘱托我的孩子,如今您的孙子浩浩通过二十余年的历炼,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正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恪尽职守,为父老乡亲服务。

追根溯源报宗亲。父亲一生敬畏祖先、睦亲重族,九十岁高龄还在手写家书,记录我们刘家场支系始祖在哪、来祖是谁,书写得清清楚楚,把爷爷奶奶出生在哪里、生年卒月交待的明明白白。这些激励我在续修张家山清河祠家谱的路上与宗亲们一路前行,续修整合资料需要房子,我多次无偿提供场所、住宿,几次慰问修谱工作人员,随老家寻亲团上巴东,到五峰与宗亲们一起探讨为啥修谱,作为族人怎样参与修谱的研讨,我的发言引起了一些共鸣。我的参与除了自身有认识,更主要的动力在于父亲的夙愿促我完成,我是在负重前行。

刻骨铭心扬孝道。父母就是一本书、学而不厌终身受益,追忆无穷,传承千古。父亲兄妹五人成人的就他一个,独子骄惯是必然,但他没有放纵自己,处处克已复礼;孤身一人,亲情缺乏,但他心中有大爱,德不孤,邻里都相亲,养子如已出,孝道胜亲生;中年丧妻,多次谢媒人牵线,孤灯相伴四十年,只留暖光照后人;一路前行,知足常乐,谦躬做人,儿孙有家有事业,仍然是一和善一低调的乡间朴实老人。难忘父亲在我怕鬼的年龄为我留长明灯,那是文化室活动一弄就是半夜大半夜;难忘父亲的背篓,里面装的全是您亲手种的土特产,背了三十几年我是知道的,背篓换了多少个我是不知晓的;难忘父亲每餐饭前搁着双筷叫祖父母吃饭的情景,您的孙子说:“您看见他们来吃了吗?”您一脸虔诚地说:“吃不了了,但每每不忘父母恩,也只能这样了。”难忘父亲锁定央视11频道,一边听戏一边敲打节奏的样子……

人生满百靠修行。无情丁亥年冬月十五清晨五时许,习惯早起为您换暖水袋的我千呼万唤您就是不应,含笑躺在幺女的右臂弯里静静地离去。五月里,百岁寿辰政府送匾仿佛就在昨天,那天晚餐盛的饭夹的菜您一口没剩,约二十一点,重孙递给您的饼干吃后还习惯性地道了声谢谢。您的突然离世,好多年我都无法相信既成事实。但逐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看到影视片中老人没有质量的生活,我释然了很多,觉得父亲走得是幸福的,是上百年修来的。一生的慈善、宽容、勤劳成就了您安享快乐,无疾而终。

作为儿女的思念是无穷的,把您的品格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才是最最重要的,所以任重而道远噢!我将不遗余力带领子孙,像您们那样做人做事,以告慰二老的在天之灵。

本文作者张振环女士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案制作:邓呈静

(0)

相关推荐

  • 就读这篇 | 父亲的小背篓

    父亲的小背篓 钱绪彬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父亲就是当地一名地地道道的赤脚医生.从我记事起,就经常看见父亲背着小背篓的情形.这种记忆已储存在我脑海里30多年了.有时,静心回想,记忆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

  • 全网接力寻找覃君宗亲?你的大学兄弟发哥在找你!!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1992一1996年广西大学食品92本科班覃君在吗?发哥在找你,覃君,你大学时爱好摄影, ...

  • 风味 ‖ 蓑衣饭

    曹正辉 /文 适逢周末,邀约一群朋友,赶至乡下老家,寻花问柳.踏春访亲.母亲听闻,要来贵客,甭提有多高兴:但,又心底暗生几许烦恼.高兴的是,孩子们抽空回家能好好的说说话:烦恼的是,拿什么招待城里来的宾 ...

  • 70岁老汉守护雪蛤几十年,女儿不听忠告,引来众人将雪蛤抓绝了

    很久以前,皑皑白雪的巨人峰下住着一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妙龄女儿一起生活,平日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靠小姑娘在山上抓雪蛤为生,以前都是小姑娘的父亲徐伯亲自上雪山,但随着他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跟不上了, ...

  • 九九请全家吃饭,七十岁的母亲说她今天像回到了十八岁,值了

    九九请全家吃饭,七十岁的母亲说她今天像回到了十八岁,值了

  • 晨读|百岁父亲的长寿秘诀

    父亲整整一百岁了,我身在加拿大,暂时难回上海,只好遥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常有朋友讨教家父的长寿秘诀,在此不妨分享他的生活习惯.嗜好.父亲自幼崇尚"生命在于运动",大学时 ...

  • 【专栏12】郁黎民:父亲百岁诞辰所想到的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

  • 七旬老人带100岁父亲自驾游,这些百岁老人活得正青春……

    "趁我还年轻" 这句话成为年轻人行动的推手 趁着年轻多去走走转转 免得年老之后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这种说法 北京一位100岁高龄的老爷子摆摆手 「世界那么大, 100岁了我也能去看 ...

  • 【方志四川•散文】蓝星 ‖ 仰天啸 亮节高风千古传——写在父亲蓝卓卿百岁诞辰之际(下)

    仰天啸,亮节高风千古传 --写在父亲蓝卓卿百岁诞辰之际(下) 蓝  星 五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粱 -- 19 ...

  • 杨鹏远:侍父杂感(再过几个月,父亲就一百岁了)

    父亲在房间里安静地坐着,他刚刚睡了大半个下午.虽然脸上看上去气色不错,但沉默寡言,而且近日饮食也进得比往常少.父亲再过几个月,就是虚龄一百岁啦!想想都感到庆幸······ 尽管父亲已百岁高龄,但我希望 ...

  • 写在父亲一百岁诞辰(喻永刚)

    写在父亲一百岁诞辰  喻永刚 今天,是父亲一百岁诞辰.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用平实的语言,缅怀老人. 百年前的今天,父亲生于川南赤水河畔山中的一个传统农民家庭.自幼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稍长便学做农业和做鞭 ...

  • 《明天 :是父亲的百岁生日》作者:大海的歌|诵读:面对大海

    明天  :是父亲的百岁生日 作者:大海的歌||诵读:面对大海 版式设计: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 我眺望着属于我的遥远 心中的悲悯 在杳无声息中悄然升腾 山坡上多彩的雏菊 努力将心蕊绽 ...

  • 【金色年华】| 虞松达作品:父亲的百岁人生

    为人之父十有八九深受子女们的爱戴和崇敬,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他令我骄傲,令我久久怀念. 父亲出生在贫寒家庭,年幼时意外丧父,使原已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困境.祖母在掏空了家底苦撑二年后,迫不得 ...

  • 辛卫东 | 怀念父亲百岁诞辰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辛卫东 我的父亲辛柱辅生于1920年农历七月初六,出生在山西省孝义县封家峪村一座当地乡村典型的窑洞式建筑的庭院里,这是一个有着十多位人口的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