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EX5起火的锅,到底该谁来背?

一个多月的时间,威马汽车已经烧了4辆车。
连发4起起火事故
9月23日上午9点左右,一段疑似威马EX5自燃的视频在威马某车主微信群中流传,引起外界关注。上午11点13分,威马官方微博对此事予以回应,确认燃烧车辆为威马EX5,但明确表示车辆电池包在事故中未发生起火和爆炸,也并未出现人身事故。
10月13日,福建南平邵武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一则通报,称其辖区在10月5日、10月13日接连发生两起纯电动新能源车自燃事故,均涉及刚投放市场不久的威马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
据邵武市交通运输局通报,10月5日发生自燃的威马EX5出租车,是在静止未启动的状态下自燃,整车烧毁。而10月13日凌晨发生自燃的另一辆威马EX5出租车,则是在充电96%的状态下起火自燃。
据消息人士透露,涉事威马EX5纯电出租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或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邵武市交通运输局针对该事件,宣布暂停威马电动出租车运营,统一把车停放到安全地带。
10月27日21时左右,一辆威马EX5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起火事故,后发生爆炸。
到底是谁的锅?
连发4起自燃,威马的反应十分迅速。
对于福建邵武市两起威马电动出租车自燃情况,10月13日,有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成的工作组立即要求威马汽车参加紧急会议,对于车辆质量、以及事故赔偿等问题进行讨论,相关部门要求威马立即消除安全隐患、公布事件真相以及妥善处理事故。
10月14日,威马汽车针对两起威马电动出租车自燃情况回应,初步调查系电池问题,提出立即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的方案,并愿意做出赔偿。
虽然威马没有表示起火的车辆搭载的电池供应商,但是表示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言外之意,起火的出租车搭载的不是宁德时代电池,宁德时代电池质量更好。
对于北京EX5的起火事件,威马先是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事发后,威马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并派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协助处理。目前正全力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后续结果将第一时间公布。同时,我们会与当事车主和所在单位积极沟通,全力做好后续事宜,保障用户权益。”
10月28日下午14点,威马发出声明,决定召回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1282辆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车型。声明中称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起火风险。
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很多行业人士猜测为中兴高能的产品。这个时候,威马的一家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坐不住了。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随后也发表声明称,在福建省两起威马汽车起火事故中,涉事车辆确系搭载该公司生产的电池,但北京市的起火车辆与其无关。
威马汽车的电芯供应商较为多元,包括宁德时代、瑞浦能源、中兴高能、江苏塔菲尔等。那么,北京起火的EX5是谁家的电池呢?
车企、动力厂商谁背锅?
在说威马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广汽蔚来之前发的一则声明。
10月22日,广汽蔚来突然发布了一张海报:"车辆如因宁德时代811电池起火,整车全赔;倡议业内所有使用宁德时代电池汽车厂商共同承诺,为用户权益保驾护航!"。而信誓旦旦地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广汽蔚来,在短短24小时之后,就自己火线"灭火道歉"。
10月23日,广汽蔚来立马打脸,又发一张新的海报:"我们不应该在没有周全考虑的情况下,就草率倡议业内所有使用新能源电池的汽车企业共同承诺整车全赔。""此前整车全赔承诺仅为广汽蔚来对自己用户的承诺。我们不涉及任何友商、供应商。若此事对任何友商、供应商产生不好的影响,广汽蔚来表示十万分诚挚的歉意!"
从广汽蔚来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威马起火事故的车企厂商相互甩锅,我们来谈谈,动力电池起火,到底是谁的锅?
一辆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占据了车辆成本的大头,而高质量的动力电池更是卡住了车企的脖子。如果说电动汽车供应链有鄙视链的话,那么宁德时代绝对站在了顶端,可以鄙视绝大多数电池供应商,甚至是厂家。
也正因此,广汽蔚来不得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前后不一的声明,仅仅一天时间就认怂道歉。
相比于宁德时代,中兴高能在业内实属名不见经传,威马汽车绝对是其得罪不起的大客户。据统计,2020年1-9月,中兴高能的动力电池为威马配套了2257辆汽车,装机量为118.2MWh,在威马的电池装机总量中占比接近15%。凭借配套威马EX5,中兴高能在8月份还首次进入中国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前十,排名第九。统计信息显示,中兴高能在当月仅配套了威马一家车企。
回到原来的问题,动力电池起火,到底是谁的锅?
编辑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是花钱从车企购买产品,那么对起火事件负责的也应该是车企本身,而非甩锅给供应商。虽然车企不生产电池,但车企应该对采购的电池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归根结底,起火的威马EX5,电池到底是谁家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车企,是否采购了合格的产品,是否对产品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和验证。
我认为电动汽车起火频繁发生,每次发生后,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厂就互推责任,到头来消费者也不知道到底起火原因在哪里,该怎么应对。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国家应该成立第三方机构,调查每次起火的原因,分清责任,对症下药,提高动力电池安全,否则,推诿扯皮,最后受伤的还是电动车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