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书吧

宁海,文化悠久的县城。历史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块水土肥沃的土壤里,养育了数之不尽的历史文人墨客。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方孝儒,南宋晚期宰相叶梦鼎,还有近代的国画大师潘天寿,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柔石等等。
一直有听说自己所住的浦西小区内,有一个仅花了十几天打造的书吧取名“浦西书吧”。那天,在新闻媒体看到宣传后,由经好友引荐,通过微信认识了浦西小区的俞书记。与俞书记聊天时,说起了浦西书吧,他邀请我前去参观,因工作繁忙,而一拖再拖未曾前去。
今日,提前去上班,连忙把手头上的工作完成,迫不及待地来个不请自去,偷偷地跑去浦西书吧参观,畅游在书籍的海洋。来到小区,推开大门,右手边“浦西书吧”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整个书吧打造别致,拥有自己的特色。走到书吧门口时,立马就能感知到书吧的浓厚文化气息,那阵阵书香扑鼻而来。大门就如一本随手拿起的书籍,封面简单而朴素。
外在朴素,内藏乾坤。当我轻轻地推开大门,进入内厅时,内景却是另有一番福地洞天。看着书吧墙上所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时,刚好俞书记走了过来,我便与他聊起话来,俞书记说,移民移出另一番新天地,楼房越造越好,道路越建越宽。然而很多村民的文化却还停留在没有发展的农村时代。所以他用心地打造了这个书吧。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居民加入这个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疫情期间让一些留守宁海的外来务工学习而用。
书吧环境干净整洁,还有几盆绿化植物给空气增添了几分清新。因书吧刚打造完成,前来阅读的人不多,书桌上坐着几个学生专心地看着书。书架上的书籍虽不多,但书架上的书籍摆放整齐,书籍没有一本随意乱放,书架上也没有一丝灰尘,足以看出对书是如此的尊重。我看着墙上还写了一行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忽然想着,因为看书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空间,那样才能够享受书中的乐趣。

在我眼里浦西书吧打造的非常成功。在一处角落,有一位大致七十左右白发老者,他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戴着一副老花镜,认真地翻看着,看那翻过去厚厚的页面,猜想他应该是这里的常客了。另一角落,还有一位七岁左右卷发小朋友,原本七岁左右的小朋友应该是贪玩吵闹的年纪,但他却没有吵闹,非常认真地捧着一本儿童图画书看着。这一老一小,两者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如此的安静地看着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们身上明显可以感受到,对文化的学无止境,许是我也被这样的环境所感染了。

便一人寻一静处,放空工作与生活之中的一切杂事。拿起一本书籍,选择一处有阳光照耀的角落,带着一杯自己泡的清茶,让它们陪着,安静地度过了一下午。

作者简介

王楚

多闻,本名王楚。愚者愿多闻。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叶 寒

□图片:俞永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