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住】从《牡丹亭》到罗兰巴特

(0)

相关推荐

  • 罗兰·巴特|片断(一)

    当我相信真实,我就需要外延. -- Roland Barthes ▎无定所 被插入:我被插入.被指定在一个(知识阶层的)场所.一个社会等级(或者说社会阶级)的住所.只有一种内心自知的学说可以对付这种情 ...

  • 文艺 · 书单 | 先锋诗歌与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将文学形式本身视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从而表达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他意识到,所有的文学形式都很有可能被资产阶级文化吸收并固化下来,而呼吁当代作家真正"介入"生活,寻求真实的写作 ...

  • 罗兰·巴特谈叙事

    白云Rita第774次原创推送 感  谢  阅  读 ▼ 文/罗兰·巴特 世界上的叙事数不胜数. 首先,叙事是一种规模庞大的体裁,涉及不同的内容,似乎任何事物都可以写进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里. 叙事能够通 ...

  • 罗兰•巴特|谈谈克洛岱尔

    对于克洛岱尔,我只有几句话要说.可能跟大家一样,对他,我也怀有一种情绪矛盾的双重情感:他在诗歌上的天资显而易见,他的作品常常让我耳目一新,他的人格总是让人讨厌. 对我而言,在其作品中,唯一让我难以忘怀 ...

  • 罗兰·巴特:这便是地地道道的柔情

    也说不上是悲还是喜,有时我真想让自己沉浸在什么里面.今天早晨(在乡村),天阴沉沉的,又透出几分暖意.我惆怅极了(却又说不上是什么原因).脑海里掠过一丝轻生的念头,但又没有怨天尤人的意思(我并不想要挟什 ...

  • 文 | 罗兰·巴特: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等待 等待(等约会,信笺,电话,归来).情人不经意的拖延,却引起了这边的搔首踟蹰. 1.<等待> 我在等待一次来临,一个回归,一个曾允诺的信号.这 ...

  • “没人愿意谈论爱情,除非是为了某某人。”——罗兰·巴特

    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罗兰·巴特 <恋人絮语> 一方面,我相信自己对你的了解超过其他任何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意识到你的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探寻这一事实.换一种 ...

  • 《符号学历险》读书笔记1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和皮尔士的一脉相承,皮尔士符号学可以算是罗兰.巴特符号学的范式.罗兰.巴特把"文本"从语言和写作中抽离出来,作为一类待解释.可解释的符号. 比如"绅士& ...

  • 肖伊绯:纪念罗兰·巴特逝世40周年

    202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逝世40周年. 1980年2月25日,法国作家罗兰·巴特从密特朗主办的一场宴会离开返家时,于巴黎的 ...

  • 罗兰•巴特的中国之旅 | 周末读书

    罗兰·巴特于1974跟随"<原样>杂志访问团"来到中国旅行,这次旅行持续四个星期,按照中国政府设定好的路线,他们跟随官方指派的导游,游历了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洛阳, ...

  • 文存 | 罗兰•巴特:敢于懒惰

    敢于懒惰 文 / 罗兰·巴特 我很想说我并没有在我的生活中为懒惰留下任何位置,但那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感觉缺了某种东西,那里有什么不对.我常常陷入这样的情景--在其中,我不得不挣扎着把事情做完.在我不 ...

  • 我读|再读罗兰•巴特/《S/Z》罗兰▪巴特著 涂友祥译

    再读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不是一位散淡的人.他是大法兰西学院教授,粉丝多多,追随者和门徒绕膝.可想而知,因为太显眼,也常常招来愚蠢的对话者,就像诸葛亮一样,总是有人向他提问,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看,而这 ...

  • 罗兰•巴特 诞辰百年纪念

    罗兰·巴特诞辰百年之际,重温这位作家.语言与文学理论家和知识分子独特.充满批判精神又包罗万千的思想. 今年五月的"罗兰·巴特周"中将展开一系列以<神话学>的论文在当代中 ...

  • 罗兰·巴特城市符号学观点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公元1915年11月12日-公元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逝世于法国法兰西岛,享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