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上)宋·朱熹: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
相关推荐
-
杂学辨(附记疑)四库本 (宋 朱熹)
杂学辨(附记疑)四库本作者:[宋]朱熹杂学辨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敬称朱子)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 ...
-
近思录集注(江永)四库本(清 江永)1
近思录集注(江永) 四库本作者:[清]江永清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近思录>虽成于淳熙二年,其后又数经删补,故传本颇有异同.至各卷之中,惟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 ...
-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十四·圣贤(原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十四·圣贤(原文及译文)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近思录选译 卷十四 圣贤 14·01 明道先生曰:尧.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q ...
-
《近思錄》宋·朱熹——道体第一卷(原文及译文)
<近思錄>宋·朱熹--道体第一卷(原文及译文) 第一卷:道体 1·01 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陽,动极而静:静而生陰,静极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陰分陽,两仪立焉.陽变陰合, ...
-
朱熹 吕祖谦编:近思录(上)
卷一·道体 1.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
-
朱熹《近思录》
<近思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思想资料选辑著作.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有关人生修养的必读书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
-
(20201210)从《近思录》看宋儒的“道体”观念
观虚道人记 2020年12月10日 摘要:<近思录>卷一,朱熹标为"道体",但在<近思录>中并没有关于"道体"观念的形式化的系统.本文不 ...
-
『古文经典』近思录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近思录 朝代:宋朝|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 ...
-
朱高正讲《近思录》:记诵博识为什么会是玩物丧志?
时长:10'46'' 来源:腾讯视频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为学大要第三 之四:记诵博识为什么会是玩物丧志? 下面这一条很有意思--"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
-
宋代典籍《近思录》十句名言,一草一木皆有理
<近思录>是宋代学者朱熹和吕祖谦为初学者把握北宋四子的思想理论而编辑的理学基础读本. 1.学原于思. 出自<近思录·格物穷理>[译文]学问来源于思考. 2.学者先要会疑. 出自 ...
-
《近思录》中塑造我们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名句
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国学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与人人追捧的<传习录>不同,<近思录>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颇为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