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宋·朱熹——道体第一卷(原文及译文)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转载-- [知不知上] "知不知,上".这句话分而解之,第一个&quo ...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上
<秉烛斋点易支言>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 婿章振振萼范山甫评阅 男中恬.中忬.中慎.孙婿方儒林需人甫仝校 孙彦掞校字 点易支言引 <五行书>曰:干者,幹也:支者,枝也.幹传枝以相 ...
-
【学术·中医文化】象数范畴论
张其成 象数范畴论 燕 都 讲 坛 前言 象.数.辞是<周易>经文构成的三大要素.作为符号系统的象数与作为文字系统的卦爻辞,两者的互补.互换共同构成了<易经>.就其形成而言,& ...
-
宋·朱熹《近思錄》原文·译文(卷一至卷三)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 ...
-
【經典誦讀】《近思錄》呂祖謙 朱熹 編
呂祖謙.朱熹編選之<近思錄>,取<論語>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義,依次輯錄北宋新儒家周敦頤(濂溪).程顥(明道).程頤(伊川).張載(橫渠)四人語錄,而 ...
-
《近思錄》原文·译文(卷四至卷九)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 ...
-
《淮南子》道应训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淮南子>道应训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liuxue86.com/guoxue/)查看. 道应训 作者:刘安 ...
-
《黄帝四经》道原经原文及译文
道原经·全文 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古未有以.万物莫以.古无有刑(形),太迥无名.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 ...
-
(20201210)从《近思录》看宋儒的“道体”观念
观虚道人记 2020年12月10日 摘要:<近思录>卷一,朱熹标为"道体",但在<近思录>中并没有关于"道体"观念的形式化的系统.本文不 ...
-
《近思录》(上)宋·朱熹: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
<近思錄>宋·朱熹 道体第一卷 1.濂溪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爲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 ...
-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十四·圣贤(原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十四·圣贤(原文及译文)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近思录选译 卷十四 圣贤 14·01 明道先生曰:尧.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q ...
-
周易本义第一卷 -宋-朱熹
第一卷 上经 周,代名也.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其辞则文王.周公所系,故系之周.以其简袠重大,故分为上下两篇.<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并孔子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