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笼

(0)

相关推荐

  • 元宵节,一起看灯去

    正月十五看花灯,是很早就有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很多,大多也是停留在一些文献资料里,真正让人心里高兴的,似乎应该是春节以来的第一个月圆夜.年的味道还未散去,一轮明月当空,自是增添许多的祥和之意. ...

  • 【大荔文苑】王金桩:红红火火红灯笼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红旗飘飘,大红灯笼高高挂,格外引人注目.中国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了,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开天辟地一大庆,劳苦大众齐欢颂!鲜艳的红旗,火红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挑着灯,照亮路/朱华艳

    小时候喜欢过年!最兴奋莫过于大年初一,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有压岁钱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糖果瓜子:可是记忆最深刻莫过于初六到十五的晚上,和小伙伴打着各式灯笼,照亮整个村庄照亮了路! 我们老家在北方农村,讲究过 ...

  • 一个00后眼中的华州“送灯笼”习俗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送灯笼"习俗 作者 李欣丹 在陕西华州地区,送灯笼是春节期间很重要的一项民俗,所送的灯笼因寓意不同,灯笼的样式及大小则产生变化. 1 ...

  • 正月十五玩花灯

    正月十五玩花灯 文丨贺万春 题记:"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玩花灯,奶奶爷爷快来看哟快来看,哎嗨哟!"这是建国初期农历新年一出秧歌剧里小朋友的唱词,那远去的岁月的烟尘总是难于从我的 ...

  • 贾国勇/照舅舅的灯笼(散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舅舅就要给外甥送灯笼. 自从有了外孙女汲依依,督促儿子买灯笼送灯笼,就成了我春节后的日常功课.唯恐儿子忘记了,汲依依没有灯笼挑. 故乡的规矩,舅舅给外甥送灯笼要送到18岁.每三年送一种 ...

  • 哥哥背上的老妹子(4)

    快到正月十五了. 隔壁小伙伴都有了自己的灯笼.梅梅"市"里的八姥姥送她一盏绣球灯笼.据说,是她七大姨找门路才得到的. "我七大姨呀!"梅梅骄傲地说," ...

  • 【行走在乾县】正月初九送灯笼

    正月初九送灯笼 正月初九以后,凡是新出嫁未有小孩的媳妇,娘家都要为女儿送灯笼(大红灯笼,一般是纱(绒布)的那种宫灯),也有类似于玻璃的那种.夫家高高悬挂于门楣之上,看起来非常的喜庆. 个别村镇还有给新 ...

  • 上元节:关中打灯笼的习俗

    关中地区保留了很古老的一些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的一些风俗,至今仍然能看到上古的痕迹.今天建军要为大家介绍关中地区打灯笼的习俗. 过了正月初五,关中地区的各个集市上就陆续有灯笼出售,腊月正月天天集,传统 ...

  • 【长河星空】白来勤丨故乡的灯笼红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过小年.灯节.过十五,送灯.吃元宵成了其主要内容.而在我的家乡--西安东郊的灞桥区农村,从正月初五起,就开始送灯活动.那红红的灯笼,大的如碌碡如磨盘,小的似乒乓球似鹌鹑蛋,不论西北 ...

  • 【大荔文苑】说完灯

    "送灯"和"完灯" 文/王志健 大荔特别是沙苑一带有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民俗,每年正月"送灯"和"完灯"就是其中的一 ...

  • 曹根妞 || 儿时元宵节

    儿时元宵节 一笑而过 小时候,过了年,又盼望过元宵节,那时的元宵节农村统称十五. 农历十二,家长们便忙碌起来,准备发面蒸枣花馍.街上随处可见走乡串户卖灯笼的小商小贩.咚咚擦打鼓的声音此起彼伏.除了喜欢 ...

  • 魅力太行|犹记儿时九曲黄河阵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故乡在太行山区.用大石头盖的石房很集中,一个村庄都有二三百户人家,近千口人.干什么事,一呼百应.每年到腊月二十五,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磨豆腐,打年糕 ...

  • 天坛圜丘坛的望灯杆

    参观圜丘坛的游人大部分都注意到了,在圜丘坛的西南角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木杆,有的说是旗杆,有的说不知道,只有一小部分人会猜想那是悬挂灯笼的灯杆,对了,它叫望灯杆. X 自明朝嘉靖皇帝起到清朝各代皇帝,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