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 | 风行台湾三十年的“邱素慧译本《1984》”果然是抄袭

(0)

相关推荐

  • 李小龙: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丨【学术研究】

    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 文/李小龙 从对中西小说异同的比较.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体制近现代命运的思考来看,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狄公案>系 ...

  • 挑书之挑出版社(二)

    上次说到了传统经典的挑选.这次说说域外书籍挑选里出版社的挑选. 再往前追几十年,各个出版社的译著,起码在文学经典上是旗鼓相当的,很多经典小说的经典译本都是在一些听起来很偏的出版社出来的.尼采的< ...

  • 胡洪侠书故事 | 三百箱书和四条汉子

    "你联系好搬家公司了吗?什么时候到?"我问. "下午就到,你赶快装箱吧,不用管那么多."她说. 装箱之前的书房.夜书房图片 装箱装箱.我都装了两个多月箱子了.我 ...

  • 胡洪侠|三十多年后,我终于在《深圳青年》发了篇稿子

    知道封面上这美女在笑什么吗?不知道? 嘿嘿,我也不知道. 但是此刻我也在笑,而且我确认我知道自己在笑什么. 我在笑横挡在美女身上的两行字: "40年40本书 深圳阅读史话" 一个多 ...

  • 胡洪侠|三十年前的那一片湖水

    阴雨中衡水湖的荷花淀与芦苇荡.夜书房图片. 衡水湖正在雨罩雾锁之中,平日的多彩画面几乎变成黑白风景.泛舟湖上是不可能的了,长堤漫步也显得不合时宜.几经妥协后的游湖方式,是人坐车中,车行道上,道沿环湖马 ...

  • 胡洪侠书故事|台北、香港和深圳的三个老男人还能一起再“对照”吗?

    右起:台北杨照,香港马家辉,和我. 台北杨照.香港马家辉和我同是1963年生人,他们二位或大我半年,或五个月.十年前我们开启"对照记@1963"写作计划,每周选一常用词,对比对照对 ...

  • 胡洪侠 | 十年前,杨照、马家辉和我开始“对照记”

    从深圳报业大厦35楼办公室的窗子看出去,近景是深圳高尔夫球场,中景是深圳湾畔绵延十数公里的林立高楼,远景,则是是香港的绵绵山色.有时我会对来访的客人说:"这样的景色尚无以名之,难道叫&quo ...

  • 胡洪侠 | 《夜书房 三集》今天交稿

    去年该做的事,终于在今年做完了.这不怪我,疫情突如其来啊! 2020年的身上现在不知已经背了多少黑锅,我再甩一口给它它也不会嫌多的.而且我也没有违反眼下流行的甩锅套路:甩给程序,甩给制度,甩给不可抗力 ...

  • 胡洪侠|这十几本书,我决定带回深圳

    五一长假原拟回故乡,因故未能成行.临时起意江南一游,首选未曾踏足之地,比如无锡.常熟等等.又想,苏州虽然去过几次,不妨顺道重游.谁知朋友之间呼来唤去,又是读者活动又是贪逛书店,计划中的"一来 ...

  • 胡洪侠|等了四十多年的《浮游群落》终于来了

    年轻时的刘大任 这个星期六深圳将再次谈论刘大任.活字文化新印了他三十多年前的小说,黄子平老师会专程从珠海赶过来,和我们一起重温大任先生的作品. 上次深圳密集出现"刘大任"这个名字是 ...

  • 胡洪侠|现在读书,有三件事难乎其难

    [夜书房夜话]001 到处喊"读书难"的日子我经历过.那时的"难",是想读的书没处找,想买的书买不到,书店里颠三倒四就那些常年不变的教材. 所有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