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历代先贤大德对...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三十五)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 ...
-
《礼记》
知礼方能立.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 一言一默,一问一答,以及一行业,乃至家.国.天下,皆是修行道场. 心学绝不是关起门来,别具一格的自娱 ...
-
国学趣谈丨孔子问道于老子
孔子四十多岁之时,学识精进,气质醇和,向他拜师的鲁国人很多,但他却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老师要把书籍典册 ...
-
这句经典名言竟出自《周易》!《典籍里的中国》探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天地大道
<典籍里的中国>之<周易>抢先看 提到<周易>,你会想到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误会",其实它蕴含着丰富的哲思,是当 ...
-
半部论语治天下,所言非虚,读懂《论语》这些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半部论语治天下,所言非虚,读懂《论语》这些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
宋初宰相赵普,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其...
宋初宰相赵普,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半"在传统文化哲学中倾向于"中庸"之意,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清朝学者李密庵还创作了 ...
-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常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也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这么问的,实际他已经预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论语>有用吗?考试有 ...
-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论语》抵十万大军
生活处处是<论语>,日用而不知! 当我们劝解他人时,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当我们开解自己时,会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当我们看见别人争执 ...
-
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从老祖天师在东汉顺帝时(公元126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作为本土宗教,在道教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当中,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在整个华夏民族 ...
-
“半部论语治天下”究竟是上半部还是下半部?
▎昨晚朋友圈一朋友的孩儿提出如此疑问:"半部论语治天下"究竟是上半部还是下半部?论语总共二十章,是前十章还是后十章?试答如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传说是 ...
-
草书集字: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名句书法赏析,《书谱》风格
[ 一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释文: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 [ 二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文: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 ...
-
史上最聪明五人,一位“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一.姜子牙 想必说到这位智者,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从小学会的第一个歇后语便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以说姜子牙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因功封于齐,成 ...
-
半部论语治天下?<div></div>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