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青果、青子、橄榄子、橄棪、忠果、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等。
〔来 源〕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果实。
〔成 分〕果实含蛋白质1.2%、脂肪1.09%、碳水化合物12%、钙0.204%、磷0.046%、铁0.0014%、抗坏血酸0.02%。种子含挥发油约7~8%,以及香树脂醇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清肺利咽: 《滇南本草》: “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本草纲目》: “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
2.生津解毒: 《滇南本草》: “生津止渴,利痰, 解鱼毒、酒、 积滞”。 《食疗本草》: “主��鱼(河豚鱼)毒,汁服之”。《开宝本草》 “消酒”。 《本经逢原》:“令痘发起”。 《本草纲目》: “生津液,止烦渴”。
3.健胃止泻: 《日华子本草》:“开胃,下气、止泻”。 《本草再新》: “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 治吐血”。
二、近代研究
1.消炎作用:临床观察有消炎作用,对咽喉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对食道平滑肌的影响:临床应用及民间经验证明橄榄有类似威灵仙样的松解食道肌肉的作用,故治骨鲠有效。
〔性 味〕 酸、甘、涩,平。归肺、心、胃经。
〔功 效〕 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开胃。
〔主 治〕 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痢疾,骨鲠,饮酒中毒,河豚鱼中毒;外治冻伤。
〔临床应用〕
1.咽喉肿痛:如外感风热毒邪所致的咽喉肿痛,类似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单用噙化有效,也可配伍荆芥、牛蒡子、桔梗、薄荷、莱菔子等药用,方例《清咽汤》。若咽喉肿痛,痰涎壅塞者可配白矾、莱菔子等,方例《榄橄莱菔汤》。癫痫痰甚者可用《橄榄白矾膏》。
2.胃痛泻痢: 胃脘疼痛可用盐腌成咸橄榄去核,入人中黄,纸包煅烧,研末,开水送服。治细菌性痢疾及急性胃肠炎可单用煎服,或作保留灌肠。
3.疮疹溃疡:如急性皮炎,阴囊溃疡、女阴溃疡、唇裂生疮等,可用橄榄煎后纱布湿敷患处。
4.骨鲠中毒:如鱼骨及鸡骨等鲠咽,单用橄榄30克,浓汁煎,慢慢呷下。饮酒中毒昏闷及河豚鱼中毒也可煎汁服。
此外,烧存性研末服可治肠风下血及冻伤。
〔用 量〕 10~15克,解毒可用120克。
〔用 法〕 生用。
〔附 方〕
1.清咽汤(《疫喉浅论》):青橄榄、荆芥、薄荷、防风、桔梗、杏仁、甘草、枳壳、鲜浮萍、前胡、牛蒡子、白僵蚕。水煎服。
2.橄榄莱菔汤(即青龙白虎汤《王氏医案》):鲜橄榄、鲜莱菔子。
3.橄榄白矾膏(《现代实用中药》):橄榄、白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