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抱朴子·外篇》卷35审举5遣私竭聪修名考行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35审举5遣私竭聪修名考行
题文诗:
或曰子论,汉末贡举,诚得其病.今必欲戒,
既往之失,避倾车路,改有代之,弦调以防,
法玩或变,以令濮上,巴人反安,乐之正音,
腠理疾无,退走滞患,岂有方乎?士之或有,
风姿丰伟,雅望有余,怀空抱虚,干植不足,
以貌取之,不必得贤,徐徐先试,不可仓卒.
将如之何?抱朴子答:知人则哲,上圣所难.
使牧守皆,能审良才,于其未用,保性履之,
善始善终,诚未易也.但使其共,遣其私情,
竭其聪明,利欲不动,属托不屈.所欲举者,
澄思以察,博访详之,修其名声,而考其行,
审名核实,校其同异,以备虚饰.令亲族者,
称其孝友,邦闾也者,归其信义.言而有信,
实至名归.尝小仕者,有忠清效,治事之干,
则寸锦缎,足以知巧,刺鼠小事,足以观勇.
【原文】或曰:吾子论汉末贡举之事,诚得其病也。今必欲戒既往之失,避倾车之路,改有代之弦调,防法玩之或变,令濮上《巴人》,反安乐之正音,腠理之疾,无退走之滞患者,岂有方乎?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余,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以貌取之,则不必得贤,徐徐先试,则不可仓卒。将如之何?
【译文】有人说:您议论汉朝末年贡举的事情,确实说到了症结所在。现在一定要戒除以往的过失,避开翻车的道路,改变前代的张弦设柱和曲调,防止轻视法律可能带来的变化,让奢靡的濮上之音和低贱的《下里巴人》返还成为安乐的雅正之音,让刚刚到达皮下的疾病不要因退走医生而成为沉重的疾患,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呢?士人有的风度姿态丰满魁伟,严整的仪容绰绰有余,但缺乏内在的修养,根本的东西不足,如果根据外貌取用他,那么不一定能够得到贤者;如果慢慢地先试一试,就又不能很快得到。怎么办呢?
【原文】抱朴子答曰:知人则哲,上圣所难。今使牧守皆能审良才于未用,保性履之始终,诚未易也。但共遣其私情,竭其聪明,不为利欲动,不为属托屈。所欲举者,必澄思以察之,博访以详之,修其名而考其行,校同异以备虚饰。令亲族称其孝友,邦闾归其信义。尝小仕者,有忠清之效,治事之干,则寸锦足以知巧,刺鼠足以观勇也。
【译文】抱朴子回答说:能透彻地了解人就可称为明智,这对于大圣人也是困难的。如今让州牧郡守全都能够在任用之前精审良才,保证他们的本性和行为有始有终,实在不容易。只要都能驱遣他们的私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为私利而动心,不为请托而屈服。所要荐举的,一定深思熟虑反复观察,广泛询间详细了解,按其名声考查他们的行为,比较异同以全面了解虚名之下实际的不足。让他的家里人和亲戚都称赞他孝敬父母亲爱兄弟,乡亲邻居夸奖他守信讲义。尝试着当个小官,如果有忠诚清廉的政绩,处理事情的才干,那么一寸锦缎也可以知道其工巧,就是刺杀老鼠也可以看出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