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书的两个方法,非常实用!
相关推荐
-
现代人读书的毛病就是:功利心过重
现代人要么不读书,要么读书就抱着过重的功利心去读,妄想几天解决一个问题,几个月达到某个巅峰.这样的心态对读书并没有什么好处.一来,读书的乐趣减了大半,二来,一些信息可能就被忽略不计. 出口治明是日本最 ...
-
方法|阅读的6个常见困惑,怎么破?
有网友提出关于阅读的困惑: 如何了解自己阅读的目的.了解阅读的优势和局限? 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将书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梳理一下,我认为共包含了6个方面的问题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历史上曾有人主张老子是兵书,确实很容易找到依据.老子书中讲兵事的内容不少,但不可看作单纯的兵家之书.老子所说兵事,与孙子所说的兵事,有根本的不同.孙子兵法 ...
-
荣格解读《太乙金华宗旨》:“神秘参与”是中国生命之书的关键
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一书中用"神秘参与"的终结,来理解<太乙金华宗旨>等中国传统修炼经典的终极境界,虽然有其文化和理论的局限性,却能让我们从另 ...
-
创伤不是病,身体来告诉你 ——《解锁》│ 书海遨游 No.18070
书海遨游 No.18070 创伤不是病,身体来告诉你 --<解锁> 推荐程度:**** (如果你没有创伤或者不需要面对创伤,则大可不必看这本书,稍微有点啰嗦) 原书阅读:696分钟 本文字 ...
-
王阳明心学精髓:一句话,两个关键词!
阳明先生言工夫,要在'事上磨',而主于'诚意',亦曰'谨独',亦曰'立志',其实皆求能'诚意'耳.诚意之极,即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则即是'诚意'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就心学工夫,'事上磨' ...
-
王阳明心学:人再老实,这两件事也不能退让,不然福气会慢慢溜走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学.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这一点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国藩能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曾国藩在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却"屡败屡战",且两次因为遭逢惨败 ...
-
王阳明心学智慧:不争,是成年人最大的格局观!
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后果.由此可见,不争才是最大的争!爲人处世中,争与不争二者是一模一样的.若能拥有"水德" ...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 ...
-
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心学创始以来,影响至巨, 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见解. 然而,对心学最精辟的论述, 莫过于王阳明自己的"四句教". --国馆君按 近代日本的强盛,始自明治维新.维新派中众多重要人物,无不 ...
-
要懂王阳明心学只需记住这四句话,哲学应该得到普及!
导读:要懂王阳明心学只需记住这四句话,哲学应该得到普及!人应该不断"重构世界". 原标题:哲学书籍<重构世界>与王阳明心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被誉为所有学科的学科,在普通 ...
-
王阳明心学: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阳明心学实为圣学,他站在人生命主体的立场上,主张通过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的存养功夫,以力求去除私欲对人心的遮蔽,逐渐明了那个纯乎又纯的天理,即"明明德",也就是达到至善.至于修养功夫 ...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与智慧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阳明心学有 ...
-
今天的中国人和王阳明心学的关系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个学术专题,但今天我不想讲专题,我想谈谈王阳明心学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中,我们有许多的感受,有正面的,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