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过五关”

上班路上“过五关”
现在我在新坐标任职,每天上下班一般都要骑行摩拜10公里。早上的时候,下楼骑上摩拜直奔济南火车站,天桥南站牌,APP显示是5公里的骑行距离。然后换4路车,到公司。时间卡得紧紧的,总路程基本上用时52分钟,上下不差2、3分钟。
因为要保证时间,因此赶路就要相对集中注意力,因此有意无意之间对一路的路况有所关注,渐渐地产生了一点有意思的认识。
一、发现规律
走着走着,我渐渐发现这一路上主要有五个需要停顿的红绿灯路口,我暗暗地把它比附为“过五关”,这五关是:历山路和黄台南路路口,历黄路南头和经一路的丁字路口,经一路和生产路的准丁字路口,经一路和义和街的十字路口,经一路和大纬二路的十字路口。每一关有每一关的人流状况和车流状况,另外,再加上观察者的心情的变化——因为从起点到终点有不同的心情,所以觉着每一关的特色还是很明显的。
想想这些特色也挺有意思。比如说我在第一关总是感觉很顺利,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个准丁字路口,自东往西不单有个直行红绿灯,而且多一个自北向东的左拐指示灯,我在路南(左侧)辅道上逆行过来等候过路口,相当于多了一次过路的机会。
第二关呢,我是在北边海晏门-柳行社区的居民小区穿行的,那种老土著自己不断加盖的楼房,狭窄曲折的胡同,人行很少更没有什么红绿灯。我穿出这片小区还得沿历黄路逆行往南走一段才能到路口红绿灯跟前,有两次我刚赶到路口恰好变成红灯,唉,这叫一个点儿背。
第三关,生产路口这边,路状也有些像历山路那一关,准十字路口,但是,我感觉恰恰相反,直行的通行概率少了一些。有一天,时间实在有些急,而偏偏我刚到路口就变成了红灯,看看对面南下的车辆静静地等待,而左拐车辆几乎没有,却干巴巴地望着红灯。这时候我想到一些“老司机”的做法:是不是可以右拐一段到前面再左转过马路呢?时间紧急,我立即行动,果然就顺利地过去了。回到路口处,我看一眼对面那些依然在等待的人群,心中觉得很不平静。
第四关,义和街这里,遇到红灯我又想使用生产路口的“右拐”办法,但是实践证明很不合适,因为义和街是个十字路口,等待时间相对少;另外车流量大,右拐之后很难穿到对面——甚至不如在路口原地等待节省时间呢。
第五关,这个路口我需要由东向南左拐,这里也有一点特殊性:就是因为机动车太多,左拐灯不许两轮车经过。脚蹬单车和电动车、摩托车等等只能先左拐或直行过一个路口,再等待信号过下一个路口,才能完成转弯——我接着到前面不远处天桥南站牌区域停好摩拜,换乘4路公共汽车。这时候直行或左拐的红绿灯概率很平均,我有时候觉得先左拐会从容一点,有时候觉得先直行可能更迅捷一点。好处是现在我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心态比较占上风,经常是遇到什么情况就觉得什么情况好,不再为眼前刚刚擦肩而过的4路车着急——也许因为我总是提醒自己提前5到10分钟出门,我不会迟到,所以才平和,呵呵。
就这样一关一关地随意、感性地体验着,直到有一天我在路上想一个问题:我在想物价发展的规律曲线,我觉得某种物价变化轨迹表现得呈反抛物线形式——先急剧上升,然后长期、缓慢下滑——是不是结果会忽然出现正抛物线的规律而忽然“断崖”、忽然崩盘呢?这个与定价策略有什么关联呢?甚至与人的生意-生命轨迹可以做一些什么对比呢?
想到“规律”这个东西,我开始注意了一下脚下的道路,尤其是这“五关”,我发现散乱、有趣的车流人影后面也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规律,稍微总结一下,是可以为行程提供一点参考、指导的。
二、遵循规律
我首先想到历黄路那个情况,路口往北一小段路程处马路东西相对分别设置了公交站牌,记得我看到有人在路口红灯的时间直接在站牌间过马路,仔细一看是很安全的。我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这样走?就会把以前“点儿背”的问题减少一些。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规律的关联:就是第三关与第四关的红绿灯恰好同步,就是说只要是在第三关等到绿灯放行骑到第四关也是绿灯刚刚打开,而如果在第三关赶上绿灯关闭的倒计时那么骑到第四关也会是红灯要亮的节点。这个发现很有意义:1、我不会再在第三关红灯时“右拐”走捷径了,因为下一关照样是被拦下的,还不如歇一歇,走得均匀、轻松一些;2、如果在第三关赶上“末班灯”,我就会适当加快一下,保证从容地过下一关;3、关键的,是我略微体会到那种“先知”的感觉,仿佛能够在这一瞬间“俯瞰”过路的芸芸众生,心中偶然会闪过一丝悲悯。
然后,我开始探索其他几个关口之间的关联规律。但是,没有。此外,我也尝试统计了33路与4路不同班次发车的规律,以便尽量的乘坐舒适一点——哪怕就是想为人让座也得先有个座吧。
我想,“三、四关”之间红绿灯时差与两个道口间距与骑行速度三项因素正好是等比例的;另一些道口之间比例稍有偏差就表现得紊乱、没有规律了。而人生其实也是这样,有的人"一步顺,步步顺”是因为这一段他们发展的频率比例合适了。但是——影响人生发展的因素太多,远不是时差、间距、速度等三项这么简单,所以说不可能随便推算出命理的规律。而且,我宁可相信人生总的看是“没有固定规律”的,机会相对均等,否则,活一辈子可太没有意思了,那样的话积极进取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突破规律
是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还是要快一些、积极一些——发现规律会给我们探索的快乐和思想的动力,遵循规律会使我们身心放松、效率稳定——而有时候偶然突破规律会给我们带来赶超的机会和胜利的刺激。
有一次,过第三关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少见的情况:与很多人一起赶了个绿灯尾,然后随密集的人流不紧不慢地往第四关行走。我知道这样下去很可能赶上红灯截,而绝大多数人是不明白的。我裹挟在浑沌的人群里走不快,但是也不急,心想:原本混迹市井就是此生在人间的至乐,何不投入地体验一小会儿呢。
果然,刚刚赶到斑马线的时候前行的红灯亮了。我看一眼南北行走的车况,果断地右拐,到下面的丁字路口,恰恰赶上一群行人过马路,我立即跟进去,过到对面。然后迅速地回到主道,往第五关奔去。背后那些人被我甩下了很远,也许是一条街的距离吧?这时候忽然发现:偶尔突破一下还是很有奇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