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彤 | 职场小妙招:烂笔头儿新解

情绪管理专家
前新东方精英英语晋升力商学院讲师
原中国联通营业主任
原安家世行担保公司副总经理
现华图旗教育下德仁微课研究院副院长

十多年前,我奋斗在职场第一线,每天的工作繁杂且多有临时事件发生。我曾经也困扰于处理事情无序,好容易安排好时间表又被打乱的窘境。
偶然,公司派我带一位应届生跑区域营销,当时的情况是,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再带个人我基本就晕菜了。丢三落四成了我的日常工作表现,晕头转向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我的两位贴身保镖。唉,简直要被零乱和无序彻底打败。一天,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我忽然想到:不成,坚决不能被干掉,咱得憋大招儿了。

为了解决问题,我只好改变以前每天上班就疲于奔命的工作方式。不管心里多毛躁都按着自己先坐下来,在用旧纸夹起来的本子上,把重要的事记录下来。
虽然,工作有了些起色,可还是零乱,甚至时常找不到本子。最经典的一次,我问唯一的手下:“哎,看见我的小本儿了吗?上边记着一定要记着的事儿。”他茫然地回我:“记着要记着的事的本儿都没了,那它还有什么用?”我勒个去,这臭小子,就不怕舌头系上吗!
之后,我专门去批发市场(那儿便宜)给自己买了两个本子,一个放在公司,每天晚上回到公司先记录当天的工作情况,再思考次日的重点工作,只记重点不记其他。另一个本子小小的,放在包里,把临时的或是重要的事简要记上,随时随地取出来看看。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使我受益良多。短短的三个月后,我就从救火队员+脑短路,变成了轻松把握工作的高手。
经常有人感叹,这晕婆子的脑子怎么突然好使了?好像什么事都不会忘,还能有时间扯闲篇儿,玩“金手指”。嘿嘿,我就不告诉你。
其实,我还是那个我,工作还是那些工作,脑子也还是时常短路的无可救药。可是,两个本子改变了我的工作效果,让我随时记住重要的工作,随时把临时工作插入却不影响计划内工作的完成。
三:与时俱进

这个给我带来好处的工作习惯我一直保持着,不论做哪些工作,都是早晨翻看日志,把握一天的工作主线。晚上逐条勾减,再记上完成效果。如果当天确实有事完不成,我会在指定日的日期上标注下,保证不会因为暂时停止,而最终忘掉。
之后,由于工作内容多了,管理的模块多了,我的工作日志改为三个本+一个台历。
第一个是会议纪要追踪本一个,把管理会上重要工作记录下来,每天看看追踪情况,然后把下周会上要说的事写下来。
第二个是日志本,每天晚上检查并记录次日重点,每天只记六件事,多了完不成也不能保证质量(跟《当和尚遇到钻石》的作者学的)。每天早晨到公司先打开日志本,看看要不要调整完成顺序。
最后是包里的小本,出门时把重要事件记下,保证不会遗漏。
外加的一个,是我的台历,上面会在相应日期,把会议、行程、约见、出行都提前标注下来,每周一看一下,与日志对接,哪天的事都不会耽误。
如今,工作变得丰富、多样,而工作日志的形式也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于是,我的妙招也随之改变。以前的小本,变成了现在手机行程单,以前的会议记录,变成电脑工作提示软件。
当然,以前一些习惯还继续保持着,如:工作日志本、台历提示标示。
其实,好的工作习惯并不复杂,也不会很高深,重在养成。越是简单的方式,越是容易被忽略,好方法用三天就被放弃,是多数人的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聪明够,能力好,却始终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的原因。
再就是,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老办法用着好,就拒绝新方式,三十岁一过就不肯学新技术、新方法。一个跟不上时代的“好方法”,好不好不需比较已然明确,踩在过去的土地上走今天的路,你的腿够长吗?


啰嗦两句:
很多学员提问,要我教他们如何成为职场精英,我不敢说自己就是精英,我只是见到过许多精英,有了一个很自我的答案。如果说庸才与精英的差别,我个人认为,不是智商(差别太大你就进不了职场了),不是情商,更不是逆商、形商……(此处省略一堆商),而是你能不能把最简单的方法用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