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能刻上字就行了?掌握这几点刀法才是高手!

篆刻,是一门凝聚在方寸印章之上的艺术。

它既是书法艺术的“微缩版”,又是雕刻艺术的“平面版”。

成功的篆刻作品,必然是线条、字法、章法、内容、笔法、气韵、风格等诸多美的统一。

而这些内容必须依靠过硬的刀法实现。

如果没有刀法,篆刻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刀法的这些要点吧!

掌握有力的执刀手法

刻刀是篆刻的“铁笔”。

就像学书法要先执笔,学篆刻也要先学执刀。

执刀手法有很多,一种是类似毛笔的切刀、一类是类似硬笔的冲刀、还有类似握拳大印。

执刀并没有最佳,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随时选择最有力度的执刀手法。

无论选择哪种执刀法,握刀都宜低不宜高,高易重心不稳,低则凝心聚力。

了解基本的运刀规律

篆刻的运刀,不同于雕刻。

行刀有特别的规律。前人曾将篆刻运刀归纳为“十二法”“十三法”乃至“十九法”等。

最基本的运刀规律,治印者对冲切二法理当了然于胸:

冲刀的运行规律是沿着墨线一路向前,过程较长且完整,刻出的线条流畅锋利、劲挺有力;

切刀的运行规律则是沿着墨线节节切刻前进,过程短促而连续,刻出的是一种笔断意连、拙朴含蓄的线条。

至于运刀的方向,不外乎由外而内、自内往外、从右向左三种,但三种运刀方向与冲切二法以及不同的执刀手法相结合,便可变换更多的运刀手法,产生丰富的运刀效果。

练就自如的控刀能力

篆刻是在微小的方寸之内完成的造型艺术,每根线条、每个笔画、每块空间几乎都是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的结果。

如此精妙的艺术,如果没有很强的控刀能力是难以表现出来的。

初学者不免有用力过猛,冲破边界,划伤手指的时候。

所以学习刀法,不仅要心里明白,还需要手上熟练。

达到随心所欲的控刀境界,需要做到:

一是找到支点,找准支撑点,才能牢固运转自如。

二是熟悉刀性,对不同的刀、不同的石料有几本的了解。

三是要收放自如,运刀熟练。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