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发热,中西医认识大不相同——从发热一症的细分来感受中医学的严谨性
相关推荐
-
【金梅:《伤寒论》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
麻黄汤为太阳伤寒第一方 桂枝汤为太阳中风第一方 所以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鉴别主要是指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的鉴别. 1.有无汗出 桂枝汤证在发热的高温持续期,这个时期人体刚刚开始散热,而人体散热常见的方式 ...
-
说疾解病:寒与伤寒
与暑热一样,寒冷是远古人类最常遭遇到的气候变化之一,中国古人通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思维方式,将寒冷的气候与人体的怕冷感觉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演绎出一套独特的中医学"伤 ...
-
仲景急证治疗学【一点资讯】
中医能否及时有效地治疗急危重症?答案是肯定的. 中医重大的优势就在于急危重症的治疗,这可以从中医药的形成与发展史上看出端倪.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就是在天灾人祸.疾病横行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
阴证和阳证的诊断鉴别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属于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部分,希望中西医助理医师考生认真复习,顺利通过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按四诊对照如下: 1.阴证 ①望诊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 ...
-
这样接触面积太小,大电流更容易发热,不推荐!
这样接触面积太小,大电流更容易发热,不推荐!
-
今日启明星︱期待中西医两大系统殊途同归——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梁倩倩研究员
梁倩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 近年接触了一批上海中医药界的中青年临床科研骨干,他们大都在中医药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习,基本都具有国际化训练的背景,他们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更多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
-
发热到 39℃ 才能药物退热?盘点关于发热的 9 大误区!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对发热的认识和治疗有一些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特列出常见的 9 点误区,供大家参考. 01 体温升高 = 发热? 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昼夜波动范围 ...
-
健康育儿 | 孩子不吃饭、发热、脾气大,试试这些方法
LILI 红龙丹心幸福家 今天 孩子每次生病都吃药打针 对孩子身体的影响非常大 长久下来不仅孩子对药物的依赖更大了 而且影响自身的免疫力 不吃饭:孩子前面跑,父母后面追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脏腑 ...
-
《伤寒论》笔记: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瘲 ...
-
常见胃病中西医12大分类及联合用药
在一些医学书籍上引起胃病的原因特别多,在这里归纳提纯一下.对于药店来说最应该与顾客交待清楚的病因可归纳为六个,分别是:胃酸.幽门螺杆菌.各类刺激.消化道黏膜.消化酶.胃肠道动力. 我们研究所有疾病都要 ...
-
为什么会得类风关?中西医说法大不相同,看看你是哪一种?
相信大家对"类风湿关节炎"这一词肯定不陌生,一谈到"类风湿关节炎"大多数人会想到:下雨天,天气潮湿,关节疼痛这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其实这只是关节炎的一个表现而已 ...
-
发热中西医诊治
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作为临床的常见症状,常见于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也可由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 ...
-
发热 肝脾大 双下肢无力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 22岁.主因反复发热1年余, 双下肢无力20余天, 于2016年10月26日入我院.患者于1年余前 (2015年5月) 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 体温最高达40℃, 外院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