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 2024-04-25 03:03:25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是名著《红楼梦》十二支曲中“乐中悲”对史湘云的描述。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以与众不同的性格与身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史湘云是贾府老祖宗贾母的内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叔父史鼐家中,虽是侯门大小姐,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几串钱,在史家的生活简直与丫头无异。如书中袭人所言,她“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常被逼做大量针线活。”但是,史湘云生活的艰辛却只在袭人等人的对话中间接流露,而读者所直接见到的史湘云,往往都是热情大方,幽默随和的。比如她的出场,没有像对迎春、探春一般“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俊眼修眉”的外貌描写铺垫,而是伴随着丫鬟的一声:“史大姑娘来了。”紧接着便“见史湘云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不见样貌,先声夺人。一出场便会带来欢声笑语,瞬间把她的昂扬感染了整个贾府。再比如,“憨湘云醉眠芍药烟”一回中,“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她兼有醉卧天地的魏晋风流,吟诗作乐的才华,为亲人相聚而欢快,醉倒又不忘拿帕子包花瓣当枕头,这样有男子气概的女孩形象便跃然纸上。(插图来自网络)那么,史湘云这样特殊的形象在书中有什么作用,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除了以她的诗才与幽默来增添意蕴,舒活气氛以外,她和林黛玉,薛宝钗二人构成的对比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史湘云和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与贾府的亲疏关系相若,年龄相仿。其次,她有甚至比林黛玉更惨的出生,自幼父母皆亡,寄人篱下,不是贾府的嫡系。另外,她与贾宝玉同有一对麒麟,正如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姻缘,暗示她也曾有被当作贾宝玉的婚配培养的意图,但这三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薛宝钗端正冷静,是完全贤德,非我的;林黛玉多愁善感,是完全诗化,自我的。而湘云则是既有着把“贾二哥哥”叫“爱哥哥”时的感性,又有不强求婚姻的理智,性格上更为普世与亲和,且形象上有男女沟通的一个作用。在我看来,前两者都是极致的美,但都消亡了;史湘云的结局大概是在相似背景中最好的一个了。尽管判词并未赋予她美好的结局,但同样地,她也并没有幸福的开端与中端,而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在珍惜与享受在大观园的时光,尽情欢笑,超越窘境,寻得自我价值。因此,她在精神上是幸福的。这一点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的。网络暴力,校园霸凌,成为“社畜”,道德绑架,出身穷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恋……这些都是现代流行词,蕴藏着现代人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悲哀。和史湘云的悲惨很像,这些都是社会的产物,无从改变。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如是极具打击意义的事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与接纳。力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却依然可以适应生活,屹立于演讲台,进行撼动人心的演讲。克服不可逆的困境的关键挑战在于,失去物体的价值会被放大,让人们失去自信,陷入悲哀。但事实上,这些困境往往并不阻碍我们去追求与实现个人价值。就像有人指责,史湘云叫贾宝玉为“爱哥哥”,但她却始终未明确表达心意,是对爱情懦弱的表现。相反,我觉得,这种问题对史湘云来说,几率不大,又非底线,若能得放且放,胜似苦心经营。也许你会发现,用相等的时间成本,可做更多同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毕竟爱情可以成就个人价值,却不能决定。总之,理性看待人生的既有限制,珍惜当下,去创造个人价值与幸福感。这是我从史湘云身上得到的启示。或许,现代抑郁与自杀稳步上升的病端,即价值感与幸福的普遍丧失,也部分上是因为人们少了点这样豁然的情怀。 赞 (0) 相关推荐 史湘云为什么在金陵十二钗中最后一个出场?“爱哥哥”藏着答案 王熙凤解围贾宝玉房中闹剧,携了李嬷嬷去,又借贾环弹压赵姨娘,再表现出拉拢训导贾环的意思.是第二十回的主要内容.尤其贾环.赵姨娘出场,是补充原文说贾元春省亲当晚,贾环因为有病没能出席.事实上贾环活蹦乱跳 ... 妙玉给宝玉喝茶的绿玉斗:是出家人思凡,还是畸人在藐视世俗?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被贾母带去了拢翠庵.拢翠庵是妙玉修行之所.按说贾母不好带人进入打扰.尤其贾母嘴里说着才吃了酒肉恐冲撞了菩萨.薛宝钗又说"这一年何曾饶过这园子".证明贾母带人来拢翠庵 ... 林黛玉真的尖酸刻薄吗? 文/归途如虹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性格最为鲜明的女子.喜欢她的读者觉得她才华横溢,为人真诚,楚楚可怜.不喜欢她的读者觉得她尖酸刻薄,小肚鸡肠,矫揉造作.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林黛玉的.但是,我也 ... 贾宝玉妻子最佳人选,不是黛玉和宝钗,若与她成亲王夫人不会反对 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是贯穿<红楼梦>的主线.由于<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断臂维纳斯",各种版本,研究和推测陆续出现,所以宝二爷的终身大事也伴随<红楼梦& ... 林黛玉薛宝钗灯谜之争,“更香”到底是谁作的?300年没有结论 贾政看了元迎探惜四春的灯谜后,觉得她们小小年纪在大节日里却作不详之言太不吉利.但在贾母跟前又不得不掩饰,只能继续往下看. 四春结束之后,应该还有好几人的灯谜.因为当时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都在.但&l ... 贾府有3个女孩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林黛玉排第三,那么谁排第一 历经百年宝贵的贾府,吸引各方漂亮的女孩聚集.在众多外来的女孩当中,最优秀的当属于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他们来自于不同家庭,入住贾府的动机也不相同,那么三人相比,谁会排名第一呢? 很多人认为林黛玉 ... 红楼梦从常住到客套挽留,贾母对史湘云态度为何变化如此巨大! <红楼梦>中,贾府的年轻一代大多偏文艺,善诗词歌赋,女子也不逊于别人.这其中当属林黛玉薛宝钗最为出色,贾探春也能和她们一较高下.但贾府的人情往来不只是女孩子聚在一起唠唠诗词,有很多借住或者 ... 贾母那么疼爱薛宝琴,林黛玉为什么毫不吃醋,还上赶着叫妹妹? 薛宝琴是比钗黛更胜一筹的女儿,她一来贾家,贾母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但让王夫人认作女儿,还放在身边自己抚养,都不让住大观园,更是将珍藏多年的凫靥裘给了她. 贾母如此疼爱宝琴,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即便是 ... 《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何被接来送去,不像其他人一样常住贾府 <红楼梦>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小说,不过读过红楼梦的人通常都会分为两派,一个喜欢林黛玉,一个是喜欢薛宝钗,钗黛之争是自从红楼梦诞生就一直存在的,有的人甚至还为此大打出手,闹到要绝交的地步.说实 ... 史湘云撒了一个很拙劣的谎,被林黛玉一眼看穿,原因令人无语 史湘云第一次出场,就怼了林黛玉,毫不避讳地盛赞薛宝钗:"她(林黛玉)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都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 ... 林黛玉是绛珠仙草,史湘云是三生石,薛宝钗是“鬼”么? 趣侃红楼16:绛珠草还泪转世林黛玉,甘露仙为情投胎薛宝钗 通灵宝玉和神瑛侍者一同下界转世为贾宝玉.你很难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或者是通灵宝玉.只因二者合二为一,难分彼此.而石头与和尚,契合女娲补天石&qu ... 同是父母双亡,为什么林黛玉可以在贾府长住,史湘云不可以呢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从母亡开始,来到贾府,然后林如海去世,林黛玉就一直在贾府长住直至死去:而同位父母双亡的史湘云,却要被接来接去的呢?首先呢,是家族人丁原因.根据贾雨村看的"护 ... 因20两银子贾母撵走史湘云,宝玉瞬间理会含义,黛玉却还懵懵懂懂 如果您读过红楼,一定不会忽略史湘云的存在,在很多人的少女时期,相信总少不了一些争强好胜,史湘云很显然也是这一类人,不然也不用每次见了黛玉妹妹就开始斗嘴了,很显然就是论才华不及林黛玉却又心有不甘,今天我 ... 史湘云欲当众贬损林黛玉,不料琥珀一句玩笑话,让她无地自容 透过文化的瞳孔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长河波澜壮阔,同时也蕴含着哲理,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化的世界,感受文化的魅力吧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人同为贵族出身,同为至情至性之人,更同是幼年失恃,论理,当是相怜相惜方是, ... 云散高唐的史湘云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自号枕霞旧友,贾母的内侄孙女. 关于史湘云的判词是这样说的:"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生在四大家族中的史家,判词说, ... 黛玉吃过薛宝钗和史湘云的醋,为何后来成了知心朋友? 作者:韩雪丽 爱情中的人,不吃醋是不可能的,黛玉和宝玉的感情,相知相逢,情深意重,可也有一个阶段,所以被女孩子围绕的宝玉,自然让黛玉也没有安全感,也会吃醋,不过千金小姐林黛玉,吃醋也是吃身份相同的,不 ... 住进蘅芜苑的史湘云,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李纨的丫头看得最清楚 说起来,史湘云这个姑娘挺命苦.因为从小儿没了父母,只能不断地更换生活地点.最初,她由贾母抱到贾府抚养,这段时期,大概是史湘云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贾母的疼爱,有袭人的精心照顾. 可是,在史家的" ... 史湘云带给贾宝玉最单纯的快乐 文/归途如虹 史湘云是贾宝玉的表妹,但是从血缘关系来看,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不算近.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换句话说,史湘云的爷爷和贾宝玉的奶奶是兄妹或者姐弟. 根据<红楼梦&g ... 史湘云牛刀小试,就力压黛玉宝钗夺了诗魁,她的诗却越读越悲 林黛玉众人住进大观园后,面对美好的景色,过了最初的新鲜也就趋于平淡.贾元春让姐妹们进园子居住的初心是不辜负好风光,不辜负众人的诗词文学. 贾探春的"政治"敏感度最高,理会姐姐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