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室精华作品《与母亲对坐》(118)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中国诗歌报在全国第一家展开临屏诗创作,在原来【一天一首临屏诗】的基础上,改为【二天一首临屏诗】。从每天在中国诗歌报改稿学习二班、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一群、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二群同步进行,又改为在目前的二届学习班和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室同步进行。今天专门挑选出写得相对较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挑战自我,坚持原创。如果你想参与临屏诗创作,请在公众平台留下个人微信号,管理员会拉你进群。临屏诗对外发布的渠道为中国诗歌报第一美篇编辑部以及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和附属平台。

本期《与母亲对坐》出诗人:海底月
中国诗歌报临屏创作室临屏精华作品
一期一建议(值班编辑蓝雪):这期临屏诗116首共选出51首,90%改动。“与母亲对坐”这首诗题,从诗意和风格上基本可以分为温馨对坐和哀伤怀念两大类。建议构思的时候尽量从“新”字上多发散思维。恰当选用意象,诗语力达精炼优美,学会留白。
与母亲对坐
文/王晓旭(黑龙江省)
您山的额头上 细纹沧桑
您水的脉动里 本质澄澈
对坐成母女
您打开屈原孔孟 教我
您的心
只保留一面旗的颜色
面对您站起来的人生
我依然 把大爱小写
与母亲对坐
文/胡佳月(湖南桃江)
岁月,把母亲的影子
拉得很长,很长
夕阳,也很不情愿的
涨红了脸庞
湖水,静静聆听着
时间撒下的网
妈妈把梦想
种在了屋前的老槐树上
如今,根须正茂
妈妈把叮咛
塞进那座古老的闹钟
随着一声声嘀嗒
疾走的日子充满温暖
如今
我们沿袭母亲的职责
把健康快乐的心愿种在儿女身上
善良,自立自强的观点
主导孩子成长
和母亲对坐,嚼咀人生短长
与母亲对坐
文/禅心(河南夏邑)
仅有两尺距离
你闭目养神
我在琢磨
你脸上每条皱纹里
隐藏着多少坎坷的故事
却依然如此平静慈祥
那霜染的发髻上
一根你带了几十年的
暗绿色簪子
在阳光下炫耀着
父亲是你一生的天
从你满足的表情里
怎么也找不到
生活曾给的考验
轻拭去你膝上一点线屑
很幸福,很感恩
在这春光明媚的午后
能静静地陪你对坐
如此,甚欢
与母亲对坐
文/ 灰鸟(黑龙江)
你走了
背影佝偻着去接近地面
去压弯那座山岗
来到你的身旁时
你已佝偻成一座坟
只能在墓碑上立起你的名字
磕了仨儿头
再盘腿坐在你的对面唠家常
你说老了不能动了
是呀,老得一动不能动了
我今天懂了
其实我还想听您喊我的乳名
或摸一下我的头
最好来一记带响的耳光
而在我转身走时
只听见你在自语
“打不动了”
与母亲对坐
文/姜淑云(长春)
有一种伤难以抚平
有一种痛深入骨髓
失去母爱的痛苦
这些年一直啃噬着我的心
山没有了色彩
水深沉如墨
天空满是迷茫
春暖花开的时候
我常常在树丛中徘徊
寻找着妈妈的足迹
想和她面对面的把心交流
把这么多年的泪水和思念一股脑的倾泻
可我只能把爱埋在心里
我多想能和妈妈再面对面地坐一会儿
可是,那已经是逝去的时光不再回头
我只能,只能坐在冰冷的石头上
遥望着天空
与母亲对坐
文/姚亚英(吉林)
小时候我和母亲
围着火盆对坐
火盆里豆包黏黏
火盆上苞米花香甜
火盆旁
母亲歌声婉转
长大后我和母亲
围着思念对坐
母亲把一行行叮嘱
缝进衣角
将一垄垄希望
写进信笺
成家后我和母亲
围着儿子对坐
母亲把外孙的胃装满
外孙喜揉姥姥的肩
我把爱
写进美丽的诗篇
如今我和母亲
围着皱纹对坐
母亲头发白了
奉献一根都没有少
我也要帮母亲
把梦做甜
与母亲对坐
文/桑瑞(河北秦皇岛)
我与母亲
对坐于梧桐树下
福音桥头
我坐在母亲的影子里
彷佛母亲抱我在怀里
母亲与我
对坐于开心河畔
句号木凳
母亲坐在我的影子里
好像我抱母亲在怀里
我和母亲
与时光对坐
母亲和我与流水对坐
时光和流水老了
教堂和钟声也老了
不懂诗的母亲
老了
写诗的我也老了
我是个年轻的老头
母亲是个年迈的孩子
与母亲对坐
文/刘君喜(河南商城)
母亲
你走了的日子里
我只能跪倒,在最接近你的地方
敬一杯茶
让你听我絮叨
家里,还有乡邻的近况
说你想听的所有话
清风,花草,蝴蝶都听得入神
我多想再一次沉醉
在你眸中闪耀的自豪里
一直当一个不更事的孩子
与母亲对坐
文/六盘情(宁夏)
幼儿时
看着母亲的脸
憨憨地笑
逗得母亲亲个不够
在饥荒年代
坐在母亲对面
享受她一勺勺从嘴里
省下的口粮
少年,为了儿郎安心读书
母亲的手
被风蚀剥地粗糙干裂
而不争气的我
终究负了母亲的心
一路走来
母亲年华尽失
我流浪的脚步依然未止
直至那么一天
准备叫母亲坐下来
好让我奉茶端饭
母亲却走了,再也不应我一声
与母亲对坐
文/绿色紫藤(河北)
我多想,叫一声娘
而您,就应声在门口张望
我们坐在光阴里,唠细细碎碎的家常
而不是,我跪在您的坟茔旁
烧一张张纸钱,把供品一一摆上
看坟茔上的草青了——又黄
却再也触摸不到娘的脸庞
树在一寸寸长高长壮
我的思念,比竹子拔节还要疯狂
我想,我念,娘
您何时再进入我的梦乡
与母亲对坐
文/雨城闲客(四川)
不会再乱跑
我知道
再怎么也跑不赢您的沧桑
唯有您的目光
永远不老
在您祥和的眼里
我一直,都是个孩子
我的眸子
落进您的那一绺绺白发
再也爬不起来
妈妈,和您对坐
才知道岁月有多痛
捧着您的呢喃
我再也不会放下
与母亲对坐
文/亦飞(河北)
日子很轻
搁不住记忆和经历的累积
八十多岁的母亲
背负着沉重的岁月
脚步蹒跚
那些夜里,油灯下的纺车
一丝一丝
抽着棉花,抽走了黑暗和清冷
抽走了母亲沉沉的爱
母爱很重
母亲很轻
五个子女长大
子女的子女也已长大
母亲的生命如夕阳般坠落在山岗上
和母亲对坐
就像篱笆守着黄昏
与母亲对坐
文/大漠沙(山东)
拉一把椅子
坐在母亲对面
囡囡喝水 吃糖
吊在梁上的竹篓里
吃一块给弟弟留一块
一定很甜
每每说到此母亲就嘴角上翘
仿佛一块糖即使融化到风的记忆里
也甜在命里一辈子
我端一盘糖过去
母亲只顾乐着
仿佛那是给窗外夕阳的供品
只要与母亲对坐
看额角的皱纹
一寸一寸幸福地生长
时光就甜甜地老去
与母亲对坐
文/李海芳(山西)
多年来,早已和母亲调换了位置
目光的角度由仰视调整为俯视
把母亲当年对我的担忧全部挪用过来
再背一次家庭电话号码
再背一次家庭地址
不要独自一人走出小区
不要跟陌生人讲话
……
看母亲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真想把母亲装进我肚子里
让她重新,再坚强一次
与母亲对坐
文/李会妍(河北邢台)
炊烟随天边的彩云散去
夜幕将村庄的鸡鸣狗吠声吞没
煤油灯点亮了童年的夜晚
此时,最幸福的事
是和母亲对坐
针和线在母亲巧手上跳舞
她给我们做衣裳,也把家事一一缝补
铅笔在我的手中
就像父亲每天在建筑工地
得心应手的那把铲刀
而我,远比他想象的笨拙
每一次灯花跳起,母亲脸上的皱纹就又添一道
茉莉花在母亲陪嫁的茶壶中
一直保持着沉默,茶香
穿越了岁月
如今
最幸福的事
还是和母亲对坐
数我脸上的皱纹,数她头上的白发
与母亲对坐
文/杨甬江(浙江宁波)
寒风吹扬起母亲的白发
她拄着拐杖
迈着蹒跚的步伐
走到床边坐下
脸上的皱纹像朵朵盛开的花
她慈祥地对我说
孩子,开春了
要注意天气变化
星月在天空中高挂
夜风还在传达
母亲的唠叨和贴心话
披衣而起,凭窗远眺
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
泪,在窗沿上滴嗒
与母亲对坐
文/静(江苏)
当夜幕笼罩了乡村
当月亮爬上了屋顶
母亲拨亮煤油灯的芯
屋子里响起纺车的嗡嗡声
我拿着课本也坐在油灯下
把书中的故事读给母亲听
子女们的学费在母亲摘棉时凑齐
子女们的新衣在纺车的嗡嗡中诞生
母亲最爱听的是
我们姐弟轮番的读书声
疲劳的母亲纺棉时常会入眠
烧焦头发的糊味又把她熏醒
而今再与母亲对坐
把为母亲买的新衣慢慢地为她试穿
回忆着纺车前的无数个夜晚
泪花闪烁在母亲的双眼
母享用纺车纺着子女的前程
我们用成才回报着母亲的期盼
与母亲对坐
文/牟宗玉(黑龙江省)
九个月病痛初愈
母亲精神萎靡 话语不多
我的心
隐隐地疼
你曾用密集的针脚
织出儿女龙凤呈祥,锦绣山河
从仁义礼智信到温良恭俭让
你将一个个传统美德
放进我的学步车
无论陪伴还是视频
此刻 与母亲对坐
希望一寸寸拔节
我的目光是你开心的良药
你的安康是我幸福的注解
与母亲对坐
文语频(河南)
曾经
最怕和母亲对坐
她絮叨的件件小事
总是鸡毛蒜皮
让我忍不住远远逃离
如今
远离了母亲身边
那曾经的一遍遍叮咛
只能够隔着电话遥遥聆听
这才发现
能够和母亲对坐的时光
是那么短 那么暖
与母亲对坐
文一只小蜜蜂(湖北)
小时候,在母亲怀里坐
撒娇耍赖,妈妈,妈,不停的亲着,喊着
长大之后,和母亲对坐的时间不多
学习,工作,生活,抽不开空,总有借口
让光阴惶恐
如今,已为人母的我,把母亲扶到怀里坐坐
不说家长里短,不诉岁月变迁
静静的看着,陪着母亲坐,任幸福溢满心田
与母亲对坐
文/麒麟在天(四川达州)
岁月的镰刀
收割着生活的芜杂荒草
母亲,用一生的时光
诠释了爱
不管是儿时还是现在
您都在心里
静静地和我对坐
昏暗的油灯下
您佝偻的身影那么单薄
烛光里的妈妈呀
您还在飞针走线
为儿缝衣为儿纳千层底
望着您憔悴的脸
孩儿泪涌如泉
妈妈呀
孩儿已长大
不愿牵着您的衣襟
走天涯
和母亲对坐
俨然面对一尊慈悲的佛
与母亲对坐
文/白马快刀(甘肃)
我必须准时到达,从早上等我到中午
是她每天的念想
给她打针,盯着她慢慢吃饭
冷不防,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总会流出眼泪
父亲走了,母亲
把想给父亲说的话,一半咽到肚子里
另一半,在我耳朵上磨出茧子
作为唯一的女儿,我多年来
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她开心
真难啊,说着说着
她就不高兴了,开始抹眼泪
我哭的时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都不会看见
与母亲对坐
文/李子(深圳)
眸子里的光芒俯冲过来
热烈而柔和
像一只抚摸孩子的手
有几缕风中飘动的白发
成为浮游的白云或经幡
我们互为对方身体的一部分
此刻,母亲似水的温柔
用情感的阳光和雨露
构建了一座辉煌的宫殿
让我幸福,不再忧伤
此刻,我愿意成为羊羔
匍匐在母亲的膝下
帮她抚平额上的皱纹
搀扶她走过岁月的山岗
一起欣赏西下的夕阳
和母亲对坐,不需要语言
就能拥有一生的春天
与母亲对坐
文/雁南飞(宁夏)
一缕清风
追赶着漂浮的云
于闹市闯过红灯
那是游子的梦
一次远行
把鞋底做成千层
跨越千山万水
那是母亲的心
失眠的夜
将满满的心事
挂在天空
与母亲对坐
文/白向洋(甘肃)
不要瞬间的升盘,股市是古诗
抓不住母亲的韵律,就千金散尽
不要江山,重压使人低三寸
尽管除了母亲,就高高在上
全天下万种珍奇绝品狼藉
想起母亲,那些都是粪土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就是和母亲对坐
断了脐带
心却相连
天下所有
不及母亲对我赞许的一瞥
与母亲对坐
文/李宗光(山东日照)
推开高堂在,不远游的门
母亲在二十年前把我赶了出去
走吧,没出息你就别回来
那一夜,父亲和母亲相坐无眠
二十年后,无人和母亲对眠
我坐在她的膝下。试图用一杯茶水
掩饰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她却一直在和我说着从前
从前。从前的鸡鸣,狗欢
从前的油灯,月儿圆
我说,妈,茶水凉了
抬头。一丝白发正飘过她的鼻翼
与母亲对坐
文/青山(呼伦贝尔)
你总是像朝霞挂在脸上
任孩儿们倒海翻江
左邻右舍羡慕你的脾气
遮盖了你的一路风霜
大锅饭时的集体食堂
你偷偷少吃一个玉米饼
三里地的青纱帐
趁着暮色掩护送到儿嘴上
记不清多少次这样往返
就像你没想夜路有没有狼
饥渴的两岁小弟
哭着喊着要妈
一个大牌子压弯你的腰
儿却害怕批斗,远远地不敢声张
妈妈,你的故事很长
摸一摸还没有儿高的石碑
和你还是面对面
这回呀,儿讲
你听
与母亲对坐
文/潇潇细雨(甘肃)
那时候,母亲其实已经病了
还在坚持干家务,
坚持帮妹妹带孩子
我最后一次帮母亲做饭
饭后,母亲坚决不让我洗锅
她担心会弄脏了我的新衣服
母亲忙完了手头的家务活
坐下来和我说话,说起她
生了几个孩子,而且谁和谁
同一个属相,母亲把自己的
苦难只字不提
此后刚两天,母亲就离开了我们
我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哭了三年,才知人生果真如梦
与母亲对坐
文/山水清音(江苏姜堰)
一年能有那么几天
一天能有那么一次
对我的母亲来说
已经很奢侈了
这时候的母亲特别健谈
哪家的孩子带父母去看了天安门
庄子上哪家最近又走了一个老人
她都有根有据一清二楚
为了能让我安心的听她絮叨
母亲又是抓花生又是削苹果
知道我最近风寒咳嗽
还特意为我泡了一壶姜糖茶
隔着一张八仙桌
我是来聆听母亲倾诉的客人
和母亲对坐着
心,却一直是跪着的
与母亲对坐
文/达达(浙江杭州)
年少时和母亲对坐
母亲做着针线
我埋头写着作业
有时抬头互相看一眼
白炽灯下跳动的影子很和谐
时间如水哗哗流淌浑然不觉
如今再和母亲对坐
母亲戴着老花镜
我低头看微信
LED节能灯下的影子很淡薄
时光仍如流水却仿佛冻结成冰
我忘了母亲已老,一辈子很快就要过去
与母亲对坐
文/袁好(陕西商洛)
父亲百日的那天晚上
母亲突然把我摁在凳子上,用手拉着我的手
像交代后事一样:
“屋里就你心细,我给你交代个事
我把我的老衣放在二楼那个房子北拐角的那个大纸箱里
你记住,别等我落气了还都找不到衣裳穿
记住,要里三层外三层
从头到脚的顺序……”
母亲交代的很平静,而我脸上
一直微笑,微笑着
心里那种刀绞的痛啊……
别过头将一滴泪流进嘴里,使劲地昂了昂头
鼻咽处,咸而刺痛
和母亲相对而坐,第一次听她说那么多不爱听的话
第一次把母亲的话没有当耳旁风,刀尖一样置放心上
第一次在去了和将去的两个人面前抿着嘴咬紧牙关
痛着还忍着泪微笑
与母亲对坐
文/捡雪织寒(安徽)
夕阳的余晖照在西窗
让人恍惚置身在一座妈祖庙里
坐在我面前的母亲更祥和了
她已把不堪和辛劳深埋在皱纹里
当年的棱角也被时光打磨
父亲走了
以前喜欢看书的母亲
现在更钟情于电视
看着日渐苍老的母亲
内心的愧疚无法言说
母亲呀!
再好的笔,也写不出您一生的辛劳
再好的词语,也表不出您对儿女的爱
唯有
在心里祈祷
母亲!您多留些时日
让我尽孝
与母亲对坐
文/张学宏(江苏)
掸去凳子上的灰尘
你坐在那里
拉着我说
没有遗忘的琐事
光阴不断遮挡我的回忆
但是还能从梦里
听到如此心碎的教诲
泪水再次迷失自己
我知道不可能
我还是愿意
看见你坐在那里
看着儿子的早出晚归
与母亲对坐
文/窦文军(黑龙江)
和母亲对坐
低头默默
心痛您被割破的手指
打阿爷玻璃我知错
您告诉我担当是什么
和母亲对坐
您给我一团火
行囊里不会再有怯懦
站直了身体
异乡我不是客
和母亲对坐
老花镜下摸索穿的针
棉衣上一丝不苟的线
不时会抽筋的手指
模糊我的眼窝
和母亲对坐
多了一条河
星星在河里闪烁
母亲您能听见吗
我有好多话要对您说
与母亲对坐
文/秋高气爽(湖南)
母亲,把五年坐成一日
平静微笑的表情定格
流年冷暖
干涸的双眸已看穿岁月的淡泊
曾经的犀利用沉默带过
如锋刀
剖解自己万般的无奈
让爱被岁月酿成陈年的思念
我对面而坐,一日坐成五年
摸着额头的温差,熬完
又一个暖和的长夜
用哑语诠释
一个血脉相承的故事
憔悴,成每一个黎明我的妆容
记忆在骨子里总是生动
你在床头我在脚头
欢笑依稀可闻
你在心头,我在尘世疾走
对坐
往事一幕幕
与母亲对坐
文/麒麟在天(四川达州)
喊一声娘亲
泪水已打湿了双眼
和母亲对坐
俨然与一尊慈悲的佛
谈心
娘呀,面对您满脸皱纹
两鬓银霜染
皲裂的手掌枯瘦如柴
我摸到了岁月的沧桑
望着您一張慈祥的脸
漾着生命的坚韧
娘呀
儿多想为您抚平那皱纹
抹去那苍苍白发
与您对坐
我泪涌如泉
报不了您哺育的深恩
甘甜的乳汁
养我茁壮成人
不求什么来世
孩儿今生愿全力报答
做您晚年的手杖
伴娘风雨兼程
与母亲对坐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每年清明
为您祈祷,诵经念佛
您的影像,没有在墙上的相框里
却镶在我的心里
你温婉的笑容
如春草般柔曼,随思念拔节
生疼,生长
这些年,一直让您孤独地呆着
每年清明在你的坟前静坐
坐着,坐着
您的影子坐进了我的心里
我们,对坐在春光里
沐一席温暖
与母亲对坐
文/陈建强(浙江)
用炊烟送走晚霞
安顿好锅碗勺盆
妈妈从额头 扯下
一条条皱纹 娓娓地
和我们讲过去的事情
小时候 听到感动处
陪妈妈一起落眼泪
睡前还经常緾着她
想要听故事
上了中学后 开始厌倦
不耐烦时 向妈妈吼——
“讲来讲去老一套,就像炒腌菜”
“有没有新鲜点的,老太婆念经”
异乡的长夜 孤独寂寞
好想和妈妈 对坐
听她讲额纹里藏着的故事
与母亲对坐
文/蔡力平
和母亲对坐。相隔不远
就十七年的距离
一夜,母亲到家了
除夕,在香案上静坐
母亲,在香案上静坐
我坐在香火对面
和母亲静默
近在咫尺,听得见心语
儿子一个眼神
她都知道。什么都别说
什么都不说,母亲看我
咪一口酒。她醉了
母亲九十九岁了。我把
香火,缠绕成九十九朵
素花一一
献她。我和母亲在除夕
对坐
与母亲对坐
文/草原飞鹰(湖北)
仰望星空
繁星点点
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思恋
弦月如镰
似悬挂的思念
母亲,已远离我们二十余载
时间让牵挂演变成心结
多想在梦中与您相对而坐
诉说流年似水
与母亲对坐
文/秋叶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味道
手里捻着菩提子念珠,有着
弥勒菩萨的范
太师椅不大不小刚刚好
嘴里一边念念有词
一边跟我讨论报纸上的新闻
比如美国总统选举
中国的反腐。台湾问题
最关注的是养生方面的文章
喜欢听我的见解
然后保留自己的观点
“我不胖。只是肚子有点大。”
固执如她
陪伴是最好的良药
与母亲对坐
文/沐霖雪生(烟台)
走很远的山路
是因为太多思念
但你不再絮絮叨叨
我前额新撞的伤疤你也漠视
风拂过松林
露水打湿我脸上的疤痕
与母亲对坐
文/汪洋里的一条船(黑龙江)
被岁月捆绑着
心沧桑的老去
一双温柔的大手
托起我稚嫩的小脸
帮我擦拭脸上的泪滴
再次拥我入怀
梦里醒来几度凄凉
您依然与我对坐
笑容可加
我轻轻的用手
擦拭相框中的您
我把思念
在心底捋了又捋
缠了又缠
与母亲对坐
文/牧雪(甘肃)
您还是躺着吧
我还是盘膝坐着
每次田间归来
我们娘儿俩不都以这种方式对坐吗
让我先为您捶捶背
这一冬没下雪 您也看到了
您冷不 钱够花吗
这些全是您前几年栽的新品种 刚挂果
您尝 和咋家的日子一样甜
我给您再说些家常
我临摹您的窗花亮堂了咱的老屋
就是没您剪的灿烂
您的孙女会说话了
左一个奶奶右一个奶奶叫得人心很疼
您改改爱操心的老毛病吧
别挂念太多
过几天我还会来看您
要是实在太想
那就托个梦吧
与母亲对坐
文/冀北(浙江宁波)
母亲坐在时光里
母亲坐在大地上
母亲用生育过我的臀
结结实实坐在草地上
母亲坐过的草原
青草连绵不断
牛羊络绎不绝
母亲坐姿平稳
双臂交错掌心朝上
像怀抱一个熟睡的婴儿
她的儿子已浪迹天涯
母亲依旧坐着
守护着一个古老的动作
与母亲对坐,选择怎样的坐姿
望着她空荡荡的胸怀
我尽量压低、压低,再压低把身体缩卷成
仍在娘胎里的模样
与母亲对坐
文/山柳(甘肃)
和母亲对坐
像小草坐在春天里
母亲的目光,能洗掉我一身的疲惫
和母亲对坐
像小猫静卧在暖炕上
母亲的叨叨絮语,能把我的鼾声唤起
和母亲对坐
像小船停泊在港湾里
风平浪静,踏实的心从来都不用上锁
那是我曾经最美最幸福的对坐
而今,每个重要的日子
我都会去母亲的坟旁坐坐
可从来再没有过坐出过昔日的感觉
与母亲对坐
文/烟雨倾城(甘肃)
为母亲沏一杯茶
坐在对面
母亲
听我给您读诗吧
读时光在您额头篆刻的皱纹
读岁月在您鬓角染上的华发
母亲
我写过很多诗
但从没一首诗是写给您的
因为
没有一个词能写尽您的沧桑
没有一句话能写出您恩情
更没有一首诗能表达我对您的爱
母亲
您不在我的诗行里
您在我的心底
您在我脉络里
与母亲对坐
文/常瑞林(甘肃·临夏)
来了,就想和您坐坐就想听您说说话
院子里的阳光太过强烈
堂屋里一片黑暗,视线有些模糊
我知道您就坐在我的面前
像从前的某个日子,说着话
把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放在我的跟前
然后慢慢掏出老花镜,坐在炕头
仔细端详我狼吞虎咽的模样
张家娶亲了李家嫁女了
今年雨水广啊,河滩地那块洋芋长翻了
你走后你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你在外面吃的不好吗,怎么又瘦了
每次,母亲都如数家珍般絮叨着
以至于后来,每次絮叨的遍数更多了
来了,就想和您坐坐就想和您说说话
姐姐们都当上奶奶了,孙子们个个活蹦乱跳
您栽下的梧桐也开了花,粉白的好看极了
院里的牵牛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母亲啊
您在那边吃的不好吗,怎么越来越瘦
怎么就瘦成了堂屋里的一张相片
与母亲对坐
文/渡(江苏)
生命如河流淌
载着您,也载着我
一路的风景里
充盈着您厚重无私的爱
母亲,你可知道
每每对坐着时
以往的叛逆任性在您面前
都化成了无言的愧疚
星移斗移,别无他愿
只求这平淡的日子
有您的身影与我相伴
与母亲对坐
文/林子乱语(安徽)
今夜,月光浓淡刚刚好
月,还是母亲屋檐上的那轮
也是,我曾经多次仰望过的那抹
好吧,母亲
你就静坐月光那端,细数流年
许我倾听
倾听光阴如何从你岁月的长河里
滴嗒,滴嗒,滴嗒的流逝
好吧,母亲
容我洗去异乡的风尘。我已在
你对面的月光里坐下
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无需说
你端坐故乡,不为打坐参禅,只为
把我洞见,望穿
似自言自语,又似千言万语
与我,与你。与今夜的月
与母亲对坐
文/朱振娟(浙江杭州)
燃一注香和母亲对坐
香在炉里焚
母亲的面影在袅袅烟气中
忽隐忽现
她明眸皓齿时的嫣然
姿态安然时的慈祥
灯下缝补时的专注
都一一浮现
真实到我泪如雨下
所有我们没有共度的日子
都在这样的对坐中
一一呈现
说明;为了让作品更符合诗意,编辑对作品认真进行了打磨、校正和修改。
本期值班编辑:蓝雪
本期美篇编辑:踏雪飞歌

中国诗歌报纸刊从公众平台挑选优秀作品上刊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中国诗歌报》纸刊和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坚持“发表原创,繁荣诗歌”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当代诗人。
投稿须知 1、作品要求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个人图片、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3、作品要有一定的艺术品味。4、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zgsgb3@126.com5、来稿七天内没有处理请投往他处
提示:《中国诗歌报临屏诗精华作品选》一书从所有参加临屏诗创作的作品中优选

中国诗歌报★简约阳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