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树下养精神




《七古·咏蛙》
一九一〇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古·咏蛙》是1910年,16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此前他在老家湘潭县韶山冲的一所私塾里读书,从来没有离开过韶山冲。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毛泽东这个“新来的乡巴佬”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轻视。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此诗构思巧妙,诗人自比“青蛙”,托物言志,想象奇特,新颖独到。它既写青蛙,更富人情,人蛙结合,联想深远。语言平实,口语人诗,顺畅自然,更加深了诗的情韵与意境。
很难想象,这首诗竟然出自一位十六岁的乡下少年之手,里面所表达的冲天豪气,似乎只有历史上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能够相提并论。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古:古代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七言古体诗的简称。每句七个字,句数不限,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不像七律那样讲究平仄对仗。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七古并非就是纯七言的古诗,事实上,杂古也归为七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篇无一句七言,但却归入七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