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 ▎李军:国产剧的带货能力比韩剧弱太多


国产剧的带货能力比韩剧弱太多
作者/李军

之前看了韩剧,请回答1988!
对于女人而言,是看了还想看第二遍的好剧。
文化界里有岐视韩剧的倾向,觉得这是奶嘴文化。没有真正的文化含量,不是可以转化为能力的硬性知识,没有让人认知世界的导引,可是却醉生梦死地让你享受了黄梁一梦,在梦里真是要有尽有,满足了女人们心里对生活的向往和欠缺。
可是这有什么呢,生活不需要消费感情、时间、热情和梦吗?女人长期都是主内,现在女人除了主内还要出来谋生,多不容易,如果没有梦可以消费,那么活着还有什么“奶嘴”可以安慰。
韩剧厉害的一点是,创作是团队创作,工作室创作,狼群创作。
我们是个人创作,穷作家只会写,但不会卖,不会经营自己,经销自己。是落单在平阳的虎。当然我们有很厉害的虎,可是我们的虎不喜欢合作。当然我们也有合作的工作室,但是仍在起步阶段。
韩剧是拍一集,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影响,一批网友发出反馈,要知道网友反馈啥的都有,高手在民间,坊间菜场的大妈们、高中生、大学生们可是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她们的语言真正活泼接地气,她们的喜怒哀乐是真正的不虚构,她们充分地刺激了创作团队的大脑海绵体,下一集充分地迎合市场需求。要知道人家并没有追求艺术上的不朽,更多的是追求市场的剩余价值。
可是来自生活本身的,往往就是创作的最本质真相啊,比如诗经,文质彬彬!孔子曰:文质彬彬!
且,一部成功的韩剧拍完了,收获了人心,反而成就了某种不朽,能吸引万众人心的愿望,这本身就是了不得的。是创作团队无心插柳的收获。
韩剧有时候,可以说甚至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以艺术创作为载体的商业运作,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全智贤就是移动着的活广告,剧中的化妆品、衣服、电器、车型,手表,哪一样不大卖。剧中的全智贤,几乎达到了每隔十分钟就换装的场景,实在是个赞助商的大爱。
一部成功的韩剧,有多少人跟在后面吃饭,可不是作家、导演、演员、剧务跟在后面吃饭这么简单,是紧跟在后面的软广告,嵌在里面的广告后的企业, 这些人的目标可不是本国市场,而是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是一场以韩剧为装饰的彩车,这彩车上挂满鲜花,吸引了中国的无数人前来观看,要知道彩车里装满的可是源源不断的韩国产品呀。
而且,韩国卖的仅仅是这部剧里的产品吗?完全不是,韩国的生活方式瞬间向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韩国的许多产品被带动了,被卖到了中国,中国是多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啊。
中国男人不爱看韩剧有什么了不起,女人的市场也不得了啊。大多数女人掌握着家庭里的钱包,这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钱掌握在女人的手里呀。女人爱看,这就行了啊。
我们的电视剧里现在也有某酒、某手机,可是太少了,而且太明显太造作了,运营理念不成熟,还处于低幼萌阶段。我们的影视文化更多的强调创造国民的政治、人生、健康理念,缺乏利用影视产品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国际的意识。我们的影视产品没有带货能力。
而今的中国货,要开发我们的市场,不仅仅是科研产品的科技含量,其实推销,也是一个薄弱项啊。
其实,我们也有让西方人、港台人喜欢看大陆的历史剧,因为我们央视历史剧比起港台来拍的不“扯”不“水”。但是历史剧没有带货能力,也没有商业灯塔效应。拍现代剧其实更促进贸易,这些比政府的大力宣传更有效。看看我们的生活状态,就不需要去解释别人对我们的歪曲宣传。试想,我们是通过看政府说教了解他们的吗?我们的国民是通过电视剧了解韩国、日本、新家坡、美国、英国、印度的。我们成年人有什么时间去读他们的政府报告?
成功的影视是成功的国家名片,让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消费主体了解你认识你,对你感兴趣,这才是最大的最好的国家名片。
我的一女同学在新家坡,她以平民角度看,2008年前新加坡是岐视大陆人的,新加坡人是亚洲人的长相,但完全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核心意识是西方的。直到奥运会开了,全世界直播,她公司里的同事才知道大陆并不穷,还有一个女同事酸酸地说,中国人真糟钱。
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办奥运,我们希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我不像你们想像的那么差。
我们的文人不需要与西方打那么多的口水仗,成功的输出一部电视剧,俘获这个国家大妈们、年青人们和地铁里男人们的眼球,就胜似太多的争辩了。
也许,我这篇文章,有许多人看了认为我偏离了创作的主题,文学创作的主题,恰恰没有。收获人的注意力,这本身是一个作品的巨大能力,也往往是成就作品不朽的本质这一。而国产剧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也是如此吗?

作者简介:李军,安徽明光人,女,45岁,美篇首批签约作者(粉丝37000),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秉烛诗书画协会会员。短篇小说“阿来,有一种爱叫做忘记”,在《当代》期刊“中华散文”刊登。短篇小说“我抛弃了我的痴呆女”在半月谈杂志社《文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