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视中国》序言

深 入 思 考   冷 静 应 对

(代序言)

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杨成绪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3月24日开始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5月8日竟然又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使馆。这种急转直下的国际局势,构成冷战结束之后罕见的危机。

  人们在思考,国际形势是否继续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进程是否已经逆转,成为一极主导的格局?在当今时代中,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本来就一个也没有解决,现在和平的局面是否已不复存在,发展的前景是否更加渺茫?大国关系中的对抗是否已成为主要倾向?

为此,应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认真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国家的稳定,是我国面临的头等大事。

每当世界上发生大事时,我们总要从战略上认真考虑一下,西方国家下一次会不会将矛头对准我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国家确实将下一个目标对准我国。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并没有能“挥师东下”。现在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动手,解决欧洲问题后,下一个是否要解决亚洲问题,矛头对准中国?

1989年国际形势剧烈动荡,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要求大家正确认识形势。他指出,“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不能把我们说成处于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他还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事实上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周边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美国和苏联又先后要威胁甚至暗中策划过对我使用核武器。因此,在当时,我国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是将国际形势看得过分严重,似乎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势必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90年代初期的几年,我国面对的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不得不令人考虑到,我国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战略?首先就是我们要不要继续坚持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都没有错,都不能变。后来又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有两段话十分重要:“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在历史上,由于没有能够清醒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我们有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严重教训。这十四年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重大事件,我们都没有动摇这个中心,今后还必须坚定地这样做。”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国际形势的发展确有对我国不利之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进行空中打击。在这些行动中,没有一股力量能有效地牵制美国。因而不少人提出,当今世界是否已是一极世界,多极化格局并不存在?早在1990年3月3日,苏联解体的前夕,邓小平同志表示过“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是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在说这句话后的近十年时间,美国经济保持持续的稳定增长,大国之间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美国方面发展。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经受了风波的考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进步、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应当看到,首先,对美国的牵制的力量确有削弱的一面,但更应看到,对南斯拉夫的动武并不意味着美国今后可以为所欲为,对任何国家,在任何事件上,可以轻率地不受牵制地动武。其二,今年美国国防部报告称,从现在起到2015年是美国的“战略机遇期”,也就是美国目前保持的强势地位只是一个机遇,从长远来看,是不能永远维持下去的。布热津斯基也在《大棋局》一书中就提出,由于知识正在超越国界迅速传播,各国的经济一时可能滞后,不可能永远滞后,美国不可能始终维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当前不少人对美国经济看好,但不能不看到美国经济中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十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时而动荡不定,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并不等于天下就太平。特别是近几年来,北约东扩,美日加强军事同盟,美国尽管保持优势军事力量,却仍然在增加国际费用,进一步发展先进武器。美国的作为正在全世界引起一场新军备竞赛。人们的担忧确实不无道理。

特别是在科索沃危机中,大国相互关系中,消极因素增加,从中长期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南斯拉夫持续78天的空中打击,已经给大国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不论美欧俄关系还是中美日关系今后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中美关系在50年代到70年代,是大起大落,从相互敌视到相互接近。进入80年代,虽有起伏,但不如90年代那么频繁地时起时伏。最近几年,实现中美两国首脑互访,双方认识到发展关系符合两国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但是人们注意到,在美仍有一股势力,力图遏制中国。它们或对政府有牵制,或影响政府的政策走向,在美国经济看好的形势下,更是趾高气扬,谋求世界霸主地位。我国一定要坚持斗争,坚持原则,捍卫我国的主权,反对干涉我国的内政。美国可以逞雄一时,不可能称霸一世。美国不可能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起来。中国深信,历史在发展,世界在进步,中美关系终将回到正常发展的道路上来。

至于发展,世界的富贫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而且状况正在恶化。特别是90年代上半期,一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东南亚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访问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时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时过7年,和平与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但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他强调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后的十余篇文章,一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保持国内的政治稳定。他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个国际问题,后果难以想象。只有我们争得了这一点,就稳如泰山。”

邓小平外交思想深刻地阐明了面对国际大风大浪,我们应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发展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我国的主权、独立和反对外来的干涉。学好并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就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世纪之交,乱云飞渡。大家都在关心国际局势如何演变下去。《虎视中国》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恰逢其时。本书作者,是一些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或国际问题研究的同志,因而他们的概括和分析,既有记者的洒脱,又不失学者的认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前世界的险恶局势和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打开了一片独特的视野。

(0)

相关推荐

  • 我国到底该不该抗美援朝?

    我国到底该不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4年后,美国人亲自给出答案 灵玉秘史关注2021-01-06 18:05落后就要挨打,我国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和苦难,从鸦片战争开始就一直被动挨打,二战结束后,我们国家 ...

  • 《中国医学归元》---序言

    中国文化浩浩汤汤,繁若星辰.究其原,中国文化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而后出易,医,道,儒,墨,五家文化形态,而以子,史,经,集,别,杂,总分为六大类别.医,即医家,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全世界人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4)

    十桃仁 桃仁,苦辛之性,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通润结躁,清化脓血.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桂枝二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桃仁,以木气之精,克杀恶血,苦以阴行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3)

    七茯苓 茯苓,甘平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安悸动,消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中用,崩漏遗带之需备,气鼓者通,水胀者灵. {真武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5)

    十三枳实 枳实,苦寒之性,入足阳明胃经.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破结气,消坚积,泄湿热,除火邪,结胸痞满,痰癖症结,水肿胁胀,胸腹闭痛. {枳术汤}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枳实薤白桂枝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2)

    三大黄 大黄,苦寒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泄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之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除腹满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郁滞热而生,戊土之不降,是以大黄扫腐败,去宛陈,荡除旧痹而为之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6)

    十六附子 附子,辛温之性,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入水府而暖水泻湿,走中宫而除寒温脾,补续将断之阳根.手足厥冷之途,脏腑阴滞之痛,踝膝挛拘,经脉寒瘀,浊阴逆上,回哕噫,提清阳,止于胀满. {附子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1)

    一 桂枝 桂枝,辛温之性,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通经络而达营郁,解肝木而化郁热,调木气风邪,升土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善止通楚,常去湿寒而开痹涩. {桂枝汤}   桂枝三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中国药学篇

    上篇 中国药学,基于阴阳五行所生,故有自己独有得功用标准,非西方药学可比,药物运行机理不同,焉能用同一机理.中国药学,在近世的发展成就,莫过于中药注射法的应用,这是中国医学借鉴西方药学的优点,创新式的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归元篇

    上篇 既知阴阳五行为中国文化之本原,后文化发展出易,医,道,儒,墨五家,随后文化分化出形形色色的不同门派种类,然而本原不出此五家之本也. 医家, 是中国医学本原,是传承文化载体,以文化储备为基础,以医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7)

    十九泽泻 泽泻,咸寒之性,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泻湿而利水,利小便,善通淋,消气鼓,除水胀,膈噎反胃之常,眩冒燥渴之备. {五苓散}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猪苓十八铢,白术十八铢,桂枝半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