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多次相亲依然没找到那个“对的人”?因为你的出发点就错了

提起“相亲”,很多都市中的年龄稍微大些的单身男女都是不陌生的,因为现在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年轻人都忙于工作而缺少更多认识异性的机会,这给恋爱和婚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利性。于是便有很多人期望通过相亲来遇到自己那个“对的人。”

可是,往往有很多人在经历了几次相亲之后会有这样的感慨:怎么想要找个合适的人那么难呢?学历高的人品、习惯不一定好,收入高的长相又不敢恭维,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人家又看不上你,所以,在相亲这条路上,很多人都是屡战屡败。

真的是你那个“对的人”没有出现吗?未必!其实,很多人相亲的出发点就错了。

也许你会想,相亲的出发点无非就是认识和了解对方,看看是否适合进一步交往,然后发展为情侣或者婚姻关系,这个出发点怎么会错呢?

的确,相亲的最终目的是期望结婚的。可你真的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跟你一起走进婚姻吗?你真的知道如何选择能够让你今后有更大的几率获得幸福吗?

朋友晓晓今年28岁,在父母眼中也无疑是大龄剩女一枚。这两年,她经历的相亲已经不少于二十场了,但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前几天,有亲戚帮她介绍了一位男士,在见面之前,晓晓已经反复确认过对方的条件,觉得各方面都不错才答应了见面。

可是见面回来之后,晓晓就第一时间找我们几个要好的姐妹来吐槽。说那位男士虽然35岁了,可是言谈举止相当幼稚,虽然学历高、工作也不错,但不像是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比如点咖啡,他会问晓晓哪种好喝,两人一起看电影,他说他只喜欢看动画片。

更让晓晓无法忍受的是,在谈到理想中的伴侣的时候,那位男士说他喜欢的女孩是活泼开朗的,可他自己却是个性格内向的“闷葫芦”。

晓晓当即就把他排除在外了,说这个人不是她的“对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对的人?这个概念真的是很模糊的。

我们常见的相亲中的男女,在谈及自己的要求或者期望时,总会说对方要长得如何、工作要如何、要有上进心、要有孝心等等。可所有这些,都是人家已经具备的条件和因素。换句话说,他跟你在一起,或者跟别人在一起,他都是这样的条件,那他跟你在一起或者跟别人在一起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很少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跟对方在一起能够创造什么”。而这,才是一段关系中最关键的。

你所要求的物质、工作、性格、人品等等,都是一个大的概念,能够符合这个概念的人会有很多,可符合这些概念的,未必就适合你。真正决定能否跟你走进婚姻、创造幸福的,并不是对方具备什么,而是看你们两个在一起能否彼此受益共同进步。

你喜欢有上进心的人,可对方有上进心只代表他能够自己进步,他能否带动你同频进步才是你们关系能否稳定长久的关键。而一个看上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也可能会因为你的激发而要求上进,追求更好的人生和生活,那你们就是合适的,就是彼此的对的人。

晓晓的相亲,就是只看对方的条件,她在决定是否跟对方见面之前,就会先了解对方的家境、人品、工作、学历等等这些硬条件,她觉得这些条件合适了才去见面。可是见面之后,她又觉得人家幼稚、没见过世面,于是这次相亲又徒劳无功了。

可无论是她事先了解的那些硬条件也好,还是对方的“幼稚”、“没见过世面”也罢,这都是对方既有的因素,而且也算不上什么大缺点,“幼稚”是可以通过生活和知识变得成熟的,而且,幼稚的人未必生活不会幸福。“见世面”就更容易了。在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中,这些“缺点”必然都会有所改进,以此来断定对方不合适真的是过于武断了。

而且晓晓觉得对方是个“闷葫芦”所以不该要求女孩子活泼开朗,这也是有误解的,很多夫妻一个外向一个内向都能够很好地相处,通过互补来达到一种平衡和提高。关键看,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否相互包容和扶持。

其实那些能够恩爱一生的夫妻,很多都是在婚姻的最初阶段有过想要离婚的冲动的。他们后面之所以能够和谐幸福,是因为他们在这段亲密关系中都成长和进步了。是他们的婚姻让他们彼此变成了“对的人”,而不是他们先成为“对的人”才有了幸福的婚姻。

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可能因为一个无理取闹的丈夫而变得歇斯底里;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可能因为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而变得温暖柔顺。无论是相亲还是恋爱,都是好的关系创造了“对的人”,而不是遇到“对的人”才有了好的关系。

所以,相亲的出发点,应该是看你跟对方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什么,而不是看对方给你带来了什么。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只想索取不想付出,你永远遇不到那个“对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