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小随笔:疼惜,从来不会多余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等,散文集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

(抱歉,歌曲与内容无关,仅仅因为喜欢。)

随笔

一切好意,得照单全收。

疼惜,从来不会多余

文∕张亚凌

给儿子买杂粮煎饼,那大姐很利索地做好,装进纸袋递给我。转身准备离开时,大姐又喊住我,扯下一个塑料袋,将纸袋子的口儿对折一下,倒放进塑料袋。而后解释说,这样回去就不会凉,好吃。

连声说着“谢谢”,以示已接纳这份善意。

走开一截后,取下塑料袋,将纸袋的口儿打来,把煎饼再往纸袋外拉出些,就那样张开举着。儿子喜欢吃脆的,热乎乎再捂严实,就变皮变软,哪里能脆?

没有拒绝大姐那看似多余的举动:疼惜,从来不会多余。

后记: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姓名,没有记住。说写文章说话,尽可能避免用“了”。在这一理念支配下,我写下这段经历。结尾又言,只有“大家”用“了”,别有意味。或许吧。

此刻,我若说,“我笑了”,似乎一“了”下去,笑得漫山遍野,刹不住闸。各位觉得我是“哈哈”合适,还是“呵呵”妥当?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