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开宇 | 印象模糊忆下蒲

作者:娄开宇

摄影:濯清涟

下蒲是我外公外婆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一直到十周岁才回到金家岙老家。

儿时的记忆中,下蒲隶属于薛岙公社,有下洋(含上洋,下同)、后舟、钟家等大队。外公家住在下洋的前园大道地,道地虽大,也只是能摊得开6张晒谷的竹簟而已。不凡的是,这道地西面有一份大户人家,大门有8扇,比官府衙门还多两扇,你说有多气派!可惜这长房无子,只生一女,后来嫁到上蒲。

外公原住染房那边,因家中极穷,从小送到后舟学道士,后来过继给这家大户长房做儿子,娶了我外婆,住在北厢房。南厢房住着二房的两兄弟,我自然也叫外公。记得一位外公有一个儿子比我还小,这小娘舅幼时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后来我结婚时他来过金家岙。多年前我去过一趟下蒲,他还住在那儿。听说,那雕刻精细、做工考究的木质大门,不知何时竟失窃了两扇,大概是被收古董的顺走了,可惜呀!

外公年轻时玩性重,喜欢跟着戏班子跑,干些后场吹打的杂活,把外婆晾在家,直到有了子女才安份起来。渐渐地,道士杏村先生有了一些名气,家境也渐好。外公外婆先后生养过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大舅解放初娶了象山柴溪大地主的二姨太(那地主被镇压后留下3个女人1个儿子),我这舅母拖油瓶进门,没过多久,舅舅死于海难,舅母没有再嫁,一直守着儿子侍奉公婆几十年。后来那地主的大太太把县城市门头的一处房产给了他娘俩。我这位表哥也争气,娶妻生子后开了一家宁象饭店,老宅拆建后又买了落地屋。舅母活到八十多岁善终,葬柴溪公墓,我和父亲曾去送丧,此是后话。二舅幼年即夭。姨母嫁本村弹街路,育有二女。姨父头脑活络,是个多面手,会赚钱,承包过大队轧米厂,可惜天不假年,二人先后死于非命,痛哉!

我母是老幺,被年轻英俊的我父“骗”到金家岙。在下蒲生下了我,我就一直寄居在外婆家。外婆身体不好,我们曾经在伽蓝庵住过一段时间。去伽蓝庵要经过鹧鸪山脚、炮头庵、一处牛棚、几亩果园。伽蓝庵再往西爬山可达四顾坪、加爵科。那时我还很小,外公每日晨昏做经课,我也敲着小木鱼,跟在后面旋佛。如今想起还蛮有趣的。

我初小四年是在下蒲读的。下蒲小学设在魏氏祠堂,两边厢房上下正好安放四个年级。我六周岁上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过班长,只是年小体弱,体育和劳动不行。我从小顽劣,外婆长年卧病在床,外公又时常外出,舅母和姨母虽近,总也鞭长莫及。记得鸭蛋坵大队部的木结构房子刚立起柱驳,尚未钉椽盖瓦。我与小伙伴们赤脚爬上去在桁条间跑来跳去,你追我逐,我不小心脚下一滑,跌个半死,躺在地上过好一阵子才缓过气来,只觉得口渴。事后也没人带我去医院检查,可怜可叹!

弹街路边有供销社,外公爱喝老酒,总是差我去买,我也总有一分两分角子落头,买个小糖之类的零食。那时最贵的零食甜点是红白球,一般孩子吃不起,我吃过。外公还会下小海,捉弹涂鱼,有时运气好时,还能捉到望潮、鲎。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鰆乌滚腌菜。外公还酷爱下象棋,空闲时踱到弹街路我姨母家,一袋旱烟几盘棋,可以杀半天。当年那个跟外公学棋的小后生,后来还得过县、市级象棋冠军呢。姨父有一杆猎枪,打过水鸭、雁鹅,儿时我也吃过它们的肉,现在觉得罪过,阿弥陀佛!

文革伊始我回老家后,最初几年我常去下蒲拜岁,50里长路要爬5条山岭,走老半天,然后住到快开学时才回来。后来升学、当兵、工作、退休,下蒲的亲人们大多离我而去,我也就渐渐地把它冷落了。直到去年秋天,应文友魏人彪(后舟籍)之邀,才去看了魏氏宗祠和古戏台,始知下洋和后舟本是一脉同宗,祖上来自山西。就把当时写的一首七律,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下蒲探古思亲

挚友驱车我坐禅,

寻根探古访慈颜。

汾阳脉远八千里,

越戏台高四百年。

耄耋仙翁文保累,

青春雅士庙祧闲。

开蒙曾作姥家客,

有泪思亲不敢弹。

作者介绍

娄开宇:笔名荒夫,1956年生,1975年入伍,1977年起在《解放军报》《江苏电台》《宁波日报》《文学港》等军、地报刊发表作品。1990年因故搁笔30年,2020年起恢复写作。

图片 /  拍自下蒲村

编辑 /  西湖雨

审核 /  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平台作者:刘德云【散文】枫香树的守望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枫香树的守望 文//刘德云 咸丰城东20余里的杨柳沟村,名为枫香堡 ...

  • 【西散原创】沈岩作品 | 外婆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那年深秋,枯叶纷落.98岁的外婆心有不 ...

  • 周兰芳老师深情忆父爱之三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清明祭外公外婆

    ​ 外公(1899-1971)外婆(1906-1980)本来无儿无女,人到中年收养了我的母亲,辛辛苦苦把母亲养大成人.操劳一生无怨无悔,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这个家,直到去世也没有享受一天的好日子.二零 ...

  • 出行

      周末,去乡下看望住在那里的两位舅舅.二舅正在原来外公外婆居住过的旧址翻盖房屋.母亲很是惦念,这几日总是不停地说起此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趁着休息,于是买了礼物,开车前去探望. 路程不是很远, ...

  • 请表妹喝茶

    工作室需要重新装修,去年承包给熟人,八月份结束后,又委托他找保洁工.活泼开朗的保洁公司老板来检查工作,看她似曾相识,便搭讪道:"你老家是哪儿的?"她爱笑,说话也是笑脸:" ...

  • 曾瑞 | 一双小脚走断了岁月

    ◆ ◆ ◆ 文丨曾瑞 1 多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外婆死了,像猪一样挂着,被人们一块一块剁下来.弗洛伊德说,梦是现实中的残念刺激了潜意识中的梦念之后,一种邪恶欲望的伪装表达.当时,幺叔去世没多久. ...

  • 娄开宇 | 农家烟火话灶间

    农家烟火话灶间 文/娄开宇 现在的孩子,对五十多年前宁海农家的烟火日子知之甚少,今天就来说一说与之相关的农村灶间的逸闻趣事. 在我十几岁时,黄坛公社前山大队有一个叫四份头的道地,面朝车门有三间半新不旧 ...

  • 娄开宇 | 宁海农村日渐消失的几种石器

    宁海农村日渐消失的几种石器 文/娄开宇 宁海向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山多,石头就多.石头来自岩石,岩石又有火山岩.沉积岩等多种分类法,硬如花岗岩.玄武岩,柔如泥岩.石灰岩,大可立庙堂,小可制玉器.至 ...

  • 娄开宇 | 缑城五匠(组诗)

    缑城五匠(组诗) ----诗/娄开宇---- 江南铁匠铺 生活,有时需要汗流浃背 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火炼水淬 此地无银三百,无铜逐臭 只有铮铮铁骨,加持好钢之柔    江州司马和琵琶女请便 大珠小珠不落 ...

  • 诗路宁海 | 娄开宇:深甽即景(外5首)

    深甽即景(外5首) ◎娄开宇 深甽即景 凫溪寻脉久,老弱慢行吟. 甽水中流浅,侨乡五洞深. 空山宜养肺,梵语可清心. 待到秋收季,家园满眼金. 雁苍山听瀑 苍山难骛远,移步凤棲桥. 石在溪中卧,湫从壁 ...

  • 娄开宇 | 那些年我听过的戏

    那些年我听过的戏 (原标题:我对戏剧的肤浅认知) 作者:娄开宇 近读杨老师中秋前夕相赠的<杨东标戏剧新作选>,以及泰山月的古装剧本<宣华夫人>,深感自己在戏剧文学方面的知识极其 ...

  • 娄开宇 | 精彩纷呈话番薯

    精彩纷呈话番薯 文/娄开宇 番薯,别称番茹.甘薯.红薯.地瓜等等,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通常为宽卵形.番薯原产于南 ...

  • 46年——华夏开新宇,犹忆大将军

    他说:"无缘无故这么多年,有谁来看过我一次?我枪林弹雨征战了一辈子,却落得如此下场,苍天,你真不长眼!" 他说:"我相信不会总是这样子的,事久自然明,真理的光芒耀中华,前 ...

  • 手工牛人自制降暑神器,一个夏天都不用开空调,至少省下1000块!

    手工牛人自制降暑神器,一个夏天都不用开空调,至少省下1000块!

  • 最忆下陈毛峰茶

    最忆下陈毛峰茶 知道下陈.认识下陈应该说很迟了,那是6年前的事了.我和几个朋友在周末开车去下陈玩.就从那时起,就经常去下陈,原因有二,一是下陈这边风景好,空气新鲜:更重要的是下陈的毛峰茶的确是清香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