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谨:文艺“批评”如何破冰
相关推荐
-
王进玉: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关于文艺批评,当下实在欠缺,尤其欠缺锐利的.深刻的专业批评.很多批评家总喜欢轻描淡写式的批评,说话.行文,有意减轻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有意将问题避而不谈,只赞扬,零批评.当然,很多时候,被"赞 ...
-
【鹰眼头条】新媒体窗口的开启,能否给找回文艺评论丢失的棱角?
"评论的价值,就在于独立见解,切中肯綮,拨开笼罩在文化市场上的雾霾,披沙拈金,把真正的优秀作品推给观众." --张德祥 今年3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召开评论员座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 ...
-
头版■《中国青年报》李星:要鼓励青年人爱文学(视频+多图+文字)
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李星:要鼓励青年人爱文学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4月16日01至03版) 文/魏锋 李星,文艺评论家,曾担任 ...
-
评论:廖文《批评的锋芒》 批评不仅要“锋芒”
评论:廖文<批评的锋芒> 批评不仅要"锋芒" 山西新闻网 03-26 11:28 大 前不久,在<人民日报>上读到文艺批评家廖文先生的文章<批评的锋芒 ...
-
傅 谨:唱戏,还得做戏
谈戏曲剧本写作,尤其是谈论其中叙事与抒情手法的差异,离不开有关戏剧"动作"的理解. 从整体格局上看,所谓戏剧动作,指的不是普通意义上人物从心理到身体的行为,一个具有完整性的戏剧动作 ...
-
傅谨: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
摘要 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 ...
-
傅谨:为祖师爷传道——有关富连成的点滴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1904年,北京出现了一家新的科班,名为喜连成,它就是后来誉满天下的富连成科班的前身.富(喜)连成一共办了44年.一家艺术教育机构持续了44 ...
-
【转载3】谭元寿:被时代辜负的大师(傅谨/和宝堂)
谭元寿<打金砖>饰刘秀的"吊毛" <打金砖> "文ge"结束后,京剧重获生机,尤其是大批传统戏重返舞台,让观众们有&qu ...
-
【转载1】谭元寿:被时代辜负的大师(傅谨/和宝堂)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用谭门七代为纲目,每个世代一章,差不多就是一部完整且连贯的京剧史.这七章,每章都有厚重的内容,体现了京剧近两百年的辉煌成就与曲 ...
-
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傅谨主编,凤凰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系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傅谨教授主持的<京剧历史文献汇编&g ...
-
为湘剧《云阳壮歌》辩——与傅谨先生商榷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4期刊载了傅谨先生<镜与灯:从三部戏剧新作出发的反思>.三部戏剧中,最后一部谈的是湘剧<云阳壮歌>,标题为<湘剧〈云阳壮歌〉的贞洁 ...
-
傅谨:从关羽到关老爷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传统文化实可分割为"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论述现在已经成了学者们的口头禅.说到中国传统文化 ...
-
追忆|傅聪曾批评郎朗表情过于丰富:“演奏主要是表现音乐,而不要成为自我表现”
惊悉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因患新冠肺炎医治无效而不幸逝世,心中无比沉痛,很怀念几次采访他的时刻.因为多年对音乐领域采访和报道的原因,几次采访傅聪先生,并多次聆听他的音乐会,对于我们这些爱音乐的人来说,能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