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界》2021年第7期目录
相关推荐
-
预告 | 媒介域联盟讲座第三期:潘霁领读《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11月8日 周日 "媒介与技术"经典 继续领读! 预告来了 大家先读起来! 潘霁领读 <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何为地理媒介?麦夸尔说:地理媒介是&q ...
-
媒介技术视野下数据科学与媒介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徐婧 马晓悦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摘要 随着数据科学持续深入地嵌入到日常社会生活,对数据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讨论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 ...
-
王冬冬|曹县火“出圈”,算法时代的热点是怎么被制造的
探索与争鸣 有学术的思想3小时前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都可以发声.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指出,人人都有 15 分钟的成名时间,称得上是对于当下媒介发展境况最贴切的形容. ...
-
黄艳:景观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态伦理的双重意义丨委员专访
本期导读 本期,CLA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艳. 我们希望与黄艳副教授聊一聊跨学科背景下我国景观教学的新途径,以及在碳中和浪潮下景观行业的创新贡献. 黄 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 ...
-
喻国明:移动媒介使用模式的嵌入与边界,不是一句“碎片化”那么简单|德外荐读
智能手机的应用并非因绝对的物理空间而变化,"碎片化使用"的意识使得研究者通常将不同的媒介使用空间统筹在一个指标下进行全面考察,"碎片化"并不能概括所有媒介使用的 ...
-
新媒体传播研究十大前沿话题(一)
谭天 初令伟 最近五年,新媒体传播研究呈井喷之势.仅以"新媒体传播"来检索,2018年的论文数(402篇)是2013年(128篇)的近三倍.那么,学术界到底在研究些什么呢?本文聚 ...
-
吴俊: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的建立——断代、分期、下限问题漫议
吴俊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和鲁迅研究. 近年所谓的当代文学史料学转向俨然成为一个话题,其中含义不仅说明了"当代史料"研究的盛况 ...
-
拒绝“自我他者化”,探寻影像的混沌边界
青年导演杨潇在2017年推出了短片<榴莲榴莲>(Chronicle of a Durian),并入围包括第22届釜山电影节等多个国际影展.曾在<南方车站的聚会><路边野餐 ...
-
斜屋:做一栋“常温”的建筑
斜屋:做一栋“常温”的建筑
-
博物馆新论|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
作者简介 周婧景(1981-),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儿童展示教育.博物馆展示设计.博物馆观众.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参观博物馆是一种基于真实物件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