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背苏轼四首密州千古名作(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相关推荐
-
名篇名诵| 陈道明咏诵苏轼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陈道明 雷声 演唱:关栋天 撰文/制作:雷声 岷江之滨,眉山之南,有一个小县 ...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全诗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 ...
-
苏轼移守密州,用一首《望江南》抒发内心怅惘,最红的是最后一句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苏轼与弟弟苏辙扶灵还乡,丁忧三年后回京,遭遇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第一轮打击.短短两年之间,众多师友纷纷离京. 公元1071年,苏轼因上书议论新政, ...
-
苏轼移守密州,用一首《望江南·超然台作》抒发内心怅惘,最红的是最后一句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苏轼与弟弟苏辙扶灵还乡,丁忧三年后回京,遭遇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第一轮打击.短短两年之间,众多师友纷纷离京. 公元1071年,苏轼因上书议论新政, ...
-
苏轼关于「密州」的诗词(9首)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最著名的三首密州词:其一便是诗词史上最美的一首中秋词
苏轼,对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他只在密州待了两年,时间虽然短暂,却是颇为重要的两年.首先,其创作生涯在知密州期间达到了一个高峰,不仅数量众多,先后创作并得以留世的诗词曲赋共计209篇:而且质量上乘,其中 ...
-
与苏轼相遇在密州
公元1074年,39岁的苏东坡,正值壮年,在杭州任职期满,自请调至密州.密州,即山东诸城.此地自古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直到苏轼的到来.伴随着苏东坡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密州从而名扬天下.其中< ...
-
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每一首都想背下来,首首都是千古名作
来源:诗词曲精品斋 辛弃疾的词,风格多样,题材广阔,几乎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爱国情怀到日常生活,甚至连戒酒这种事都能写入词中.辛弃疾也是两宋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作家之一,现存的六百多首作品,全部读 ...
-
苏东坡专题阅读:苏轼的那些密州词赋 城南梦回
苏轼的那些密州词赋 城南梦回 最近,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到黄楼一章,发现语堂对东坡在密州任太守的两年提及甚少.他说东坡真正的生活是从四十岁开始,是从徐州从他的"黄 ...
-
3首写景的千古名作,各有一个千古名句,第一首曾被誉为七律压卷
唐诗之中,一直不乏写景的名句,我们在感叹诗人巧妙构思的同时,也沉浸在他们所创造的绝美意境中,让人心灵变得放松.澄澈.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此处"漠漠"表示广阔 ...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唐·戴叔伦《兰溪棹歌》、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3首写景的千古名作,各有一个千古名句,第一首曾被誉为七律压卷
唐诗之中,一直不乏写景的名句,我们在感叹诗人巧妙构思的同时,也沉浸在他们所创造的绝美意境中,让人心灵变得放松.澄澈.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此处"漠漠"表示广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