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50):沧桑神兽青玉雕 威猛符拔镇六朝
相关推荐
-
祥瑞多福!这才是中国人最爱的“南红玉雕”!
一.慈悲的化身 -- 观音 如果说什么玉雕题材最为广泛流行,那非观音莫属.观音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最普遍的一种信仰. 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佩戴观音玉挂件 ...
-
玉雕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题材,貔貅到底怎么选?
如果说玉雕中什么题材老少皆宜,并且大家都还有点了解,那肯定非貔貅莫属. 它是龙子,既招财又辟邪--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了. 但貔貅这个题材虽传统了点,其实其中花样还是很多的. 玉貔貅形态 如同凤凰的&q ...
-
竟说玉雕没“年味”?您寻觅已久的传统之美都在这……
春节的这几天你过的怎么样?贴春联了吗?吃饺子了吗?迎财神了吗? 一说过年,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习俗,其实玉雕中也有很多关于过年风俗的作品. 在春节的尾声中,我们也来迎一迎,正月的最后一波玉雕中的年味 ...
-
古玉识趣(107):风蚀沧桑良渚琮 巧用蚀料作仿工
--瞠目结舌的仿良渚工艺举例(2) 沧桑毕现良渚玉琮(图1): 图1-1 图1-2 难不讶异非常,惊叹人世沧桑.天然风蚀毋庸置疑,但是否真古到代依然需要一番考辨. 都整成这样了,难道还有疑问?那是当然 ...
-
古玉识趣(77):型纹一式似孪生 是否沧桑细辨沁
原创一夫之2019-12-13 09:00:58 战汉浮雕出廓螭龙纹玉剑珌(图1):地子饕餮纹配宽线斜坡纹中规中矩.浮雕出廓螭龙纹灵动传神,堪称精美的战汉浮雕纹饰玉剑珌. 图1-1 图1-2 型制纹饰 ...
-
古玉识趣(86):毕竟漂亮不是古 不见沧桑未埋土
原创一夫之2020-02-25 12:04:59 古玉辨识料.工.形.纹皆为可识读范畴,可具以文字.辅以图像,对照辨析:唯入埋的沁色.传世的包浆则非文字.图像所能够表达了.是为"形而下方辨迹 ...
-
古玉识趣(89):高古必沧桑 浅薄难思量
原创一夫之2020-03-10 15:29:28 高古玉是华夏文明所特有的文化遗存,所涵盖的时空信息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繁星. 在高古玉面前,只有沉思冥想,才能与沧桑对话.与远古神交. 也许惊叹连连 ...
-
古玉识趣(97):虽见蚀晶无沧桑 工非纹异辨仿商
原创一夫之2020-11-27 12:24:58 一件商代玉虎的真仿辨识 一件纹饰似商代的玉虎(图1,以下简称"此饰件"): 图1-1 图1-2 真仿两边见仁见智:见真者" ...
-
古玉识趣(34):玉挂猪坚强 方寸展沧桑
一夫之2018-09-22 06:53:08 古玉赏玩是一个不断实践考核的过程,鉴别的理论仅仅是纸上谈兵,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古玩",只有把真.假无误地辨识出来并且给出明晰确凿的依 ...
-
古玉识趣(74):古必有沧桑 微痕验真章
几近千里遇一的开门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遍地仿都是一眼的事,留下百分之一特征不显著的真古和几近逼真的高仿,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研究才能辨出庐山真面目的,还不一定全部看准.因为也有一些馆藏品如果不注明考古发掘来 ...
-
古玉识趣(86):毕竟漂亮不是古 不见沧桑未埋土
"瓷看底.玉看皮".观摩皮壳沧桑是古玉辨识的不二法门,是在观摩大量料.工.形.纹辨识基础之上产生对古玉沁色.包浆--皮壳的内在认知,这个认知就是常说的"悟性". ...
-
UC头条:古玉识趣(112): 毋需件件细答问 系列里面述原因
兴趣所致随缘而发的<古玉学步>似乎成了不是系列的系列,本条评贴的原则是"遇真必赏,见仿不评",加之大量的跟帖很难有时间一一读到,不置评或者漏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或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