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八)-熙丰变法(1)

(0)

相关推荐

  • 横身当国:拗相公王安石

    萧穆之 今年是王安石(1021-1086年)诞辰1000周年.除了政治改革家这一最重要的历史身份外,王安石集多重重要的历史身份于一身,比如诗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思想家(宋学中"荆公 ...

  • 王安石变法是成是败?

    "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危险"的题目.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知之甚少,却无比笃定地相信,自己所知道的都是真理:一旦谁说出不同意见,或者提醒他们其 ...

  • 赵冬梅: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由仁义转向法家的关键所在

    # 合传媒摘要 # 皇帝的权力无远弗届,至高无上:而且,如果一个皇帝要做昏君,谁也拦不住他.真正能够约束皇帝的其实只是一些道德性的.软性的约束,这些约束就是什么?天(老天):还有一个,"人言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十四)-北宋亡了

    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女真人没有一丝一毫胜利的希望:金人控制的总人口(加上已经被征服的辽国)不会超过五百万,而北宋人口为一个亿,双方实力对比为1:20:就军队数量而言,金人即使动员了全部族人男子,也不会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十三)-书画君臣(3)

    与街边小贩相比,市场上的强者更有可能借助自身实力不断违反规则,反而忽悠别人遵守规则,把利益让渡给他们.国家永远是市场中的最强者,也是市场最后的保护神,面对市场自身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家会通过种种手段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十)-熙丰变法(3)

    仁宗庆历年间北宋与西夏议和,此后数十年间虽然双方冲突不断,却都是西夏土匪与北宋豪强之间的乡间械斗,再未升级为两国战争.现在,神宗重建封桩库,要彻底制服这个已经与北宋王朝称兄道弟数十年的异族帝国--西夏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九)-熙丰变法(2)

    熙宁三年,青苗法颁布后仅一年,<宋会要>就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两幕景象. --一小撮封建官僚的宅邸田园广连阡陌.食品穷尽天下珍馐:他们又喜新厌旧,衣食住行月异而岁殊:如果钱不够花了,就假托为朝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七)-庆历新政

    即使以最高尚的名义,封建官府一旦以合法的身份渗透进商业,所有赚钱的行业必然垄断在官府之手.庆历新政之后,北宋禁军开始全面渗入商业.银钱拆借--北宋王朝当然需要一个强势集权对抗外敌,但是,庆历新政在不足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五)-货币之战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有信用的时候是金融,没信用的时候也被称为骗术(学名庞氏骗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只要经济还在运行,融资就将永远存在,有融资就必然有信用,有信用就必然有人会失信,这根本就是一件无可厚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四)

    强者可以印刷货币掠夺弱者财富,这个逻辑却不可能反过来:货币争霸的基础是产业创新,强国根本不用理会弱国的货币,大不了不跟你做生意:弱者却必须购买强国商品--你自己造不出来.既然如此,弱国货币在对外贸易上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二)

    北宋是第一个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赵匡胤也是第一个不实行"均田制"的开国之君.结果,北宋王朝不但逃脱了西汉.大唐帝国留下的魔咒,还开创了一代前所未有的盛世经济巅峰! 为什么? 如果 ...

  • 从金融的角度看北宋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一)

    大宋王朝要想不覆亡唐之迹,在剥夺武将军权之后必须改变唯金钱是图的恶劣社会信仰,否则下一个反叛者迟早会出现.或者说,只有所有人都鄙薄暴力,认同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才能避免玉石俱焚的社会大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