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烈士遗孀王秀英的革命故事【红色推荐】 2024-06-20 23:35:29 红色专访题记:历史长河已经来到21世纪20年代,城乡振兴如火如荼,人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回首往事,梅州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举不胜举。在这里,我只讲一个难于忘却的革命故事,且听红色后代陈泗妹慢慢道来。 陈坤烈士遗孀王秀英的革命故事 口述/陈泗妹 整理/黄水泉 陈坤烈士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大坪人,生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游击队雁松武工队队长兼民兵连长。陈坤烈士的妻子王秀英于1936至1949 年期间在梅县地区参加革命活动,为梅县及周边地区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采访陈坤烈士女儿陈泗妹 陈坤烈士证明书 当年,陈坤带领民兵到处去剪电线,破坏国民党反动派的通讯。民兵们把电线揽回来却没地方放,便扛到兵家必争之地的雁洋大坪厂头陈屋颍川堂大品公祠门口塘坝沉落水塘里。打仗缴到不少枪支子弹,民兵们拿回来后没地方放,便在床底下挖一个七尺多长的坑用来埋枪。1948年4月21日,在雁洋大坪食水井牛踏石(即现在的雁南飞)打仗,陈坤在战场受伤被国民党兵抓去,在梅县坐牢。审问多次,陈坤回绝说:“我没有家”。但很不幸,偏偏遇到本村的杨某某,他是国民党的哨兵,他举报说陈坤是雁洋大坪人,有老婆儿女,是游击队雁松武工队队长兼民兵连长,是张其耀独二大队副中队长。陈坤被严刑拷打,割断脚筋,百般折磨。其妻子王秀英每星期去看陈坤三次,陈坤告知妻子,说已被国民党政府判了死刑,即将押他到梅县东教场枪决。枪决的当日,村里的张样朝特地去看陈坤。张样朝告知王秀英当时刑场的情景,陈坤就义时一路走一路高呼:“共产党万岁!万万岁!”。王秀英忍着悲痛,一直说,陈坤是一个坚强不屈的革命者!陈坤烈士是梅县雁洋大坪厂头陈屋颍川堂大品公祠的后人。从1936年至1949年期间,陈坤与妻子王秀英一同参加革命,与游击队雁松武工队、八路军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事业,王秀英是游击队雁松武工队、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联络员。1947至1948年,是革命轰轰烈烈的岁月。共产党“县大队”走到那里,王秀英就跟到那里。她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共产党员。革命攻势来到,不管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寒冻刺骨,也不分昼夜的打着赤脚奔走,根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黑夜没月光,她就用手摸爬着走,顶着风雨雷电,不知苦累,极力赶到目的地。一到县大队,领导同志每次都亲切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坤嫂,秀姐,大恩人,你辛苦啦!”1947年农历三月十六日黄昏,王秀英担着一大担菜,藏三支短枪、银元及其他好多物品送给雁松武工队,走到牛踏石,又遇上国民党兵。国民党兵问:“你担那么多菜干什么?”王秀英坦然答道:“山里有人死了,打斋吃的。”国民党兵因天黑便没再搜查。真是个大危险,走过劫关,当时,王秀英吓出一身冷汗。假如被搜查,王秀英的老命肯定就死在国民党兵手里了,革命部队也肯定损失大。1948年农历六月初三,她正在吃早饭,饭后准备送情报,却听到屋前屋后嘈杂的声音,出去一看,整个屋子竟被国民党兵包围了。一个国民党兵头目走前问:“你就是陈坤嫂?”王秀英回答:“我就是。干什么?”这头目叫道:“把共产党的枪支交出来!”王秀英说:“我没有枪,不知道。”他们硬逼交枪,王秀英去菜园倒塌的厕所杂草堆里翻出三支无用的长枪。国民党兵到处搜索一番,没有收获便撤走了。一个晚上,同志们正在工作中,整个屋子竟被国民党兵包围了。这时,王秀英身上还有二封情报,幸运的是,情报没被国民党兵搜查到。原来,这二封情报被王秀英吞进肚里。王秀英被抓进了牢房。牢房的第三天,就有七个人被押出去枪毙。黄秀英在七天内曾经偷出去二次,但真正要逃出去的机会很少,便又回牢房自己绑住自己。坐牢二个多月,国民党问过四次话,她被严刑拷打,刑讯逼供,一身浮肿。审讯时她看到陈坤嫂的名字,故意诈疯诈呆,为此又被严刑拷打了一顿。牢房只有一点吃的,眠地板,心寒身痛无法忍受。心想,若还有命,一定坚持走共产党的路子。幸运的是,在牢房里看到同村亲房陈华苑,王秀英喊他前来。陈华苑说他爸在松口陈广隆做工,广隆老板被国民党抓去坐牢,他来送饭给老板吃。王秀英便叫陈华苑买药,送药到牢房给她吃。后来陈清苑找到革命领导,求他们一定要救大妈王秀英。接着,共产党员王冠球从县大队出来大坪村,找到保长陈广东,对他说:“你们真的不想办法把坤嫂赎出来?你们要醒水(明确),国民党有枪,共产党也有枪!你们到现在还不明白哪一把枪才有用,到时该死就来不及了!”此后,保长卖二石米去赎,喊了叶姆、张嫂等4人去担保。王秀英放出来时一身肿,不会走路,一路爬着,松口到大坪村这一段路,爬了二天一晚才回到家,真是一路血泪。1948年农历2月12日晚上,雁松武工队钟德才同志与王锦贤同志来联系工作。大家坐在吃饭的禾仓间喝茶,低声唱刚创作的《游击队之歌》,忽然听见有人敲门,王秀英问:“是谁”?外面的回答:“国民党连长。”王秀英用手招呼二位同志,示意到禾仓角去,安顿好后,王秀英才去开门,她把灯拿到胸前,门一打开,故意把连长推下天井,又赶快把连长拉住,道歉了几句,急忙道:“连长十分有心,快到里面饮茶。”连长搜看了几个房间,没有什么收获,大骂几声“丢那妈!送你到连部去,到坑子里指点路”。王秀英赶忙把二人引走,马上回来拿锄头、竹子火超近路去梅子坑深坑寨子墩报信。这时,同志们正在做饭,王秀英告知国民党兵来了,便立即转移。王秀英送完情报马上回家,刚走到三圣公王门口就遇到国民党兵,国民党兵是准备进灵光寺的,问王秀英:“你去干什么了?”王秀英回答去坑子里的农田看水。国民党兵看她拎着锄头没再多问,又一次逃过了劫难。回到家已经半夜三点钟。1949年4月12日,游击队雁松武工队、八路军重返必争之地——雁洋大坪厂头陈屋颖川堂大品公祠,在祠堂门口塘坝搭台,成立人民政府,书记为谢开贤,区长为黄方。组织这次大会的是刘永生部队、张其耀部队、独二大队,四面八方的基层群众欢聚一堂。大家告别了漫天的飞雪,告别了凛冽的寒风,迈步走进新世界。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同志们都感到万分的自豪,无比的幸福。然而这美好的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啊!同志们都忘不了革命的枪声,忘不了寄托革命先烈的信念和丰碑。此后,区政府设在雁洋雁下“顺昌”。王秀英在政府住了一段时间,1950年调去“梅县城南工作”。1951年,她听从上级指示回乡任长坪乡“乡长”。大坪合作社、信用社是王秀英亲身创办的,还保留着陈清苑、朱华妹、黄秀英、陈泗妹的四张(一元一张)股份票,是王秀英亲手给办理的。王秀英当干部,四村民众非常尊重她,对她的评价很高。每年,雁洋公社政府都会聘请她到政府去讲革命课,雁洋村的老百姓都认识她。每年,大平小学校长开学时也叫她去讲课。她慈悲善良、吃苦耐劳,谁人有难都会叫她帮忙,甚至住下帮困。桥溪有位孤寡老阿姨来找她,在她家住了一个星期,后来,王秀英送她去雁洋敬老院。有一位本村姓杨的60多岁的困难老人,她招呼住了好几天,给老人耐心开导。有人去逝,她都原意帮忙为亡者换衣;遇到十分贫苦的连一件好衣都寻不出来,她甚至将自已身上衣服脱下给亡者穿,深深感动着乡邻。1952年,王秀英调到雁洋、长教参加土改八字运动。土改分田到户后,又调到蓬辣乡政府驻扎一段时间,以后又调转雁洋、横山、大黄沙,后又调到松口溪南,辗转工作。1954年12月,婆婆过逝,她申请回家,组织不同意,叫她到松口合作社工作,王秀英说:“我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在家,我不放心。”后来,自动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在生产队当干部。她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又是革命烈士家属。每一个运动到来,地区、县、公社下来的领导或工作队就驻在她家里,那时他们只有一餐三角钱三两粮票。生产队的工作组,直驻扎到体制下放为止。1986至1987年,梅县县委徐烈书记与他的秘书专车来慰问看望王秀英,他是陈坤烈士及其妻子王秀英的老战友。徐烈书记对王秀英女儿陈泗妹说:“你去有关部门为你妈办离休,有一份养老金。”王秀英说:“不必了,我现在都不需要,办下来享受是给国家负担了。”王秀英随时为党为国家着想,一直感动着众人。 口述:陈泗妹 作者:黄水泉整理 赞 (0) 相关推荐 【陈桂芬】不灭星火——五云山 文\陈桂芬 不灭星火--五云山 江西有一座名闻天下的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而温州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五云山,被誉为浙南"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一面旗 ... 龙华千古仰高风一般鲜艳一般红 ■张秀莉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城市.许多参与建党的革命活动家.早期入党的优秀党员和大批革命志士,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1931年2月7日深夜,在上海市郊龙华,24位革命者被秘密集体枪杀 ... 筑梦红土地 建设新山村【客都推荐】 筑梦红土地 建设新山村 文/萧新民 马志康 张日光 ▲泗水村鸟瞰图(图片来源:<平远红色地标>) 地处粤东北部的平远县,为原中央苏区县,是一块被红色精神映红的革命宝地,而泗水镇泗水行 ... 潮州永安寨 永安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永安村,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创建,至光绪九年(1883)建成,现在建筑物均为清代所建,沙土杉木结构. 该寨坐北朝南,呈方形,四周全封闭寨墙,全寨均由寨楼门出入 ... 沧州王秀英:莺啼序 · 怀念慈母 莺啼序 · 怀念慈母 王秀英 阳春适逢忌日,寐娘亲相见.眼含泪,投入慈怀,诉说过往期盼.须臾短,千言万语,哪知最是儿心愿.骨肉分离去,飘然遁影轻叹. 年少时光,享尽母爱,似明珠偶拣 ... 沧州王秀英:在公交车上 在公交车上 王秀英 昨日是寒衣节,搭堂侄的车回老家祭拜父母.回到城里的时候,因为多处在修路,我决定坐公交车回家,免得堂侄再绕道相送. 我坐上了1路公交车,走了两站地,在一个公交站牌前,上来一位七 ... 沧州王秀英:桃花一枝迎春来 桃花一枝迎春来 王秀英 没有芍药的娇艳, 没有丁香的浓烈,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荷花的高洁,桃花之所以名扬千古,千百年来,让文人雅士对它忠贞不渝.痴心不改,正是因为它不畏严寒,不在乎是否有绿叶的 ... 沧州王秀英: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王秀英 今天是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十三,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去世九周年阳历的忌日.九年里,这是第一次重合.心很痛,尽管我努力克制自己,还是忍不住流泪.母亲的离世,成了我不敢触摸的痛 ... 【世界读书日征稿作品选登】山东聊城∣王秀英:我的恋人 鲁西诗人 以诗歌慰藉心灵 我的恋人 王秀英 我的恋人 荼靡初坼,我读你清澈眸子里的深情 黄鹂初唱,我听你清脆歌喉里的温柔 春风里,你梨花带露,小巧可人 月光下,你是蒙娜丽莎的眼泪 我为你痴狂,为你陶醉 ... 沧州王秀英:喝粥比赛 童年的记忆之九 喝粥比赛 王秀英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手足亲情.在你寒冷的时候给你温暖,在你山穷水尽的时候不离不弃.兄弟姐妹是父母给孩子最用心.最完美的礼物! 父母虽然没给我们留下财产 ... 沧州黄骅王秀英:春季的母爱 童年的记忆之八 春季的母爱 王秀英 母亲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时,剪断的是脐带: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时,剪不断的是无尽的爱与思念-- 春天,榆树发芽比较早,枝条上先长出暗红色的小小花苞,然后就生 ... 沧州王秀英:童年的记忆之八 捉蚂蚱 童年的记忆之八 捉蚂蚱 王秀英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根在那里.每逢佳节倍思亲,闲坐的时候,常常想起少年时的点点滴滴,想起在母亲身边的幸福时光.那时候,日子虽然清苦,但有浓浓的亲情. ... 沧州王秀英 : 漫谈南瓜 漫谈南瓜 王秀英 春植南瓜在清明至谷雨时,秋植可以在7-8月间.把土地平整划为垄,在垄上每隔20-30厘米挖一个约十厘米深的窝儿,如果地干可以坐一点水,使泥土湿润即可.把吃瓜时留下的瓜子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