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小火轮进入梅城考

(0)

相关推荐

  • 刘志平 | 小火轮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麾村元宵节 麾村春节 苏东坡吃蝙蝠 小火轮 刘志平 作者刘志平先生:1955年3月生,江都小纪人,现居外市.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作品二百余篇散见于< ...

  • 悠悠榕江水

    70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 22. 悠悠榕江水 在榕江边长大的我从小就对水里的漂浮物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夏季炎热的下午,大大小小的风帆船成群结队从我眼前飘过去,尖尖的桅杆挂着一面巨大无比的帆,在微风的吹拂 ...

  • 梅州地名:&#167655;隍,都可以正常输入和显示,为何“亻厓”字却至今无法正常输入和显示?

    客家方言字"亻厓" 拥有人口8000万甚至上亿的客家人, 最常用的"亻厓"字, 平均每个客家人一天要用到22次 而纯客家地区每天则至少要用到56次 然而截止今天 ...

  • 去客顶 ~ 从松口古镇piu到三河坝

    一封僑批 玩具船長 收录于"青春照相馆"专辑中的一首潮语歌曲,唱出了潮汕先民过番的血泪辛酸史 过番歌~"天顶飞雁鹅,无钱无米无奈何,背个包裏过暹罗.火船一到七洲洋,回头便 ...

  • 问题来了,无动力船舶是否需要配备救生筏?

    一.船舶概况 二.检查情况 2019年12月04 日,舟山六横海事处安检人员在对"XX"轮船舶安检时发现,该船为无动力船舶,船检证书簿显示,该船救生设备仅供0人使用,未配备救生筏. ...

  • 世纪梦圆 安澜韩江 广东梅州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大事记

    除水患.兴水利--治理韩江,河道安澜,是韩江两岸人民最大的心愿.巍巍青山,碧波荡漾.今天,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下闸蓄水,也标志着韩江流域人民梦想.梅州苏区人民的希望,终于实现圆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 ...

  • 梁德新、黄水泉║漫话老梅城

    老梅城城市范围很小,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在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这是老梅城的持色之一 ...

  • 黄水泉 梁德新‖老梅城的城墙

    老梅城的城墙 黄水泉.梁德新整理 梅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梅城纵横交错的街道里巷,处处都有道不完的历史故事与动人传说. 梅州何时建城墙,据地方史志记载:在没有筑城墙之前,隋代 ...

  • 梁德新‖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略谈中国的老人教育 梁德新 辑录 "老年学"是研究人的寿命和人的老龄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年学的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对人的长寿研究.西方古代许多医学家如希腊的希波格 ...

  • 梁德新‖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文/梁德新 1966年秋至1968年秋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揪斗资产阶级当权派,红卫兵大串联,有些地方还发生武斗,全国乱哄哄 ...

  • 梁德新‖山村学校二三事

    山村学校二三事 文/梁德新 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福建省永安县曹远公社岩头村岩头村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十多个学生.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约2公里的下早小学读书.那时学校只有一位老师.老师姓钟是二十余岁的上 ...

  • 梁德新║老人有事做日子快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2亿多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大国.现在的老人有如下现象,他们在家除了看书.看报.看电视外,似乎与社会半隔离,产生了失落感和孤独感.有的老人住在家里,深居简出,生活单调 ...

  • 梁德新║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梁德新 我人生的历程中做过诸多职业.我曾到广州的人才市场应由聘. 2009年7月,我从学校退休.8月上旬我到深圳.广州的亲友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我到广州天河书城的买书,10楼 ...

  • 梁德新║打工仔看理论书

    打工仔看理论书 梁德新 我有一个亲友在福建永安县林业局工作,他介绍我到永安县做工.1975年冬至1976年春,我在福建省永安县曹远公社岩头村做工.岩头村是个约三百人的山村,当时有50余个外地人做工,这 ...

  • 梁德新║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梁德新 如何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我是依自已的兴趣爱好去生活的. 我退休已12年,大部分时间住在儿子家.现在我的孙儿们已读书,烧火煮饭买菜的事由妻子负责.远亲不如近邻,我与邻居和睦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