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注意“留白”,留下英雄良将的成长空间|名家论语

如果一家企业的创新想法,都是由领导者来提出的,那这家企业点领导者就别想安心睡觉了,该焦虑的方面还很多呢;但如果一家公司有员工不断给领导提创新的想法,那这家公司的领导可以睡得很放心了。

01

邓康明 :注意留白”,留下良将如潮的空间和机制

从创业初期只有创始人、发起人,到三五个合伙人,再到建立核心运营管理团队,这一过程里团队要经历几次重要的裂变。

比如,第一次裂变是指3~5个合伙人的培养,在成长期里找到中层核心运营团队。第二次裂变是通过空降、选拔、晋升、子弟兵培养,新的核心运营团队换掉老的团队。第三次裂变是要建立新合伙人团队,建立核心经营决策层等等。

与业务迭代一样,组织跟人也要逐渐迭代,组织和人才的轮子一定要跟得上业务的轮子。

如果你的公司不能完成这两三次裂变,两三年了还是最初的几个人在做核心决策、战略取舍、标准、价值观,那么大概率是有问题的,说明在梯队的厚度建设上没有花心思。

随着业务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厚度,就要注意“留白”,在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留下一定的人员培养冗余度,以便在一将功成的时候,留下良将如潮的空间和机制。

「邓康明:前阿里资深副总裁,首席人力官,选自邓康明在自学社课堂上题为“一路向前”的演讲」

02

宋志平:共享机制才是企业改革的大道

企业如果只为所有者创造财富,而没有照顾到劳动者,是不对的。开展机制革命,要让企业成为财富共享的平台。有人说,为什么要共享?是不是搞大锅饭?我们经历过大锅饭、平均主义,也经历过效率时代,多劳多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今天在考虑分配的时候,既要照顾到所有者,也要照顾到经营者和劳动者。“资本 + 经营者 +劳动者”是企业机制的基础。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的努力、员工的创造。

所以在企业进行财富分配的时候,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既要考虑到所有者,让所有者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回报,所有者才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又要奖励优秀的经营者,让他们尽心尽力做好经营,把握市场机遇,做出正确决策,把企业经营好。同时要考虑到广大的职工群众,因为企业的财富都是他们的劳动创造的。这三者之间要真的达到很好的平衡,就是要有共享机制。

今天,所有者要学会分享,已经成为金融、高科技、咨询等诸多行业的共识。清代的晋商很早就明白分享制的好处,他们的做法是赚的钱归东家一份,掌柜和账房先生一份,伙计一份,各占三分之一。

那时候大家就知道,财富不应该只给东家,也应该给掌柜的,也就是经营者,也应该给伙计们,这样就比较和谐。现在常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石,其实就是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到了追求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选自宋志平接受《国资报告》专访时的对话实录」

03

赵晋:刚性变革和软性落地,应该双管齐下

变革管理,是很多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本土化的公司,在经历了前一二十年的野蛮生长后,大家现在都开始求新求变。

不论所做出的变化是大是小,大家都很注重一件事,就是——企业如何让看似完美的制度变革,更好地得以落地,内化成员工的行为。

传统的变革,强调自上而下的推进,而往往忽略自下而上进行变革管理。尤其是在变革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双向的沟通渠道,不断倾听、反馈再调整,形成这样一个有机循环,这往往是很多企业都忽略的。

理论上的变革,在理论上都是好的、正确的、必要的,并且能让我们的体系制度更加完善,能帮我们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能帮我们提升效率。但是如果我们不做适当的沟通和宣传,不关注员工的想法,员工就很可能把变革看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错误的。甚至员工还会认为,这场变革是公司高层的政治斗争,是有黑幕的;或者是这场变革改变了我以往的工作方式,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甚至还会对我的切身利益产生损害。

我们强调,自上而下的刚性变革和自下而上的软性落地,应该双管齐下。

传统方面,需要自上而下的刚性变革。如果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目标,能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调整相应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架构,我们就会引进新技术,并购、重组等。这是刚性的变革。

我们还要关注如何更好地让变革软着陆:在变革的大背景下,员工的认知是怎么样的?通过对员工的认知进行盘点,发现员工对变革的看法是怎样的、是否接受变革、能力是否足够支持变革的发展等。所以在变革中,对员工的能力盘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赵晋:盖洛普中国华南区咨询总监,选自 “第二届8·28广东人力资源峰会暨人力资源服务展”上,赵晋题为“如何在组织变革过程中保持绩效增长?”的分享」

04

孙陶然:公司文化必须允许滋生开疆拓土的英雄

公司文化必须允许滋生开疆拓土的英雄。腾讯能呼唤、鼓励和允许滋生出张小龙,其他公司也应该培养同样的文化和氛围,滋生出某某某。

拉卡拉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几位英雄。在2014年,有个同事跑到北京来找我,说要做消费金融,想组织六七个从银行出来的人开发一套系统,让目标用户通过这个系统在网上填申请表,平台就把钱贷给用户。

当时,国内网贷概念还没热起来,这个同事提出了一个领先的想法,担心地说:“这事敢干嘛?” 我当时觉得可以试一试,就给他3000万,让他按设计的模型将1500万放出去, 后来,这个业务证明是刚需,真的做起来了。从2014年7月的6、7个人,3000万的投入资金,到现在已经拓展到800多人,一年获得几十亿的收入、几个亿的利润。

所以,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企业的领导者绝不能学心胸狭窄的武大郎,开店招的店小二都比自己矮;绝不能搞一言堂,底下一片鸦雀无声。反而应该想明白一点:

如果一家企业的创新想法,都是由领导者来提出的,那这家企业点领导者就别想安心睡觉了,该焦虑的方面还很多呢;但如果一家公司有员工不断给领导提创新的想法,那这家公司的领导可以睡得很放心了。

「孙陶然: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选自孙陶然在总裁读书会上的分享」

(0)

相关推荐

  • 【领导方略】管理变革中领导者化解员工惰性的刚柔正奇之道

    管理变革中领导者化解员工惰性的刚柔正奇之道 [摘 要]领导者推行管理变革时常遭遇员工惰性,其主要表现为直接抗拒.消极应付.暗地使绊.为此,领导者应采取刚柔正奇之道予以化解:刚性约束,规行矩步:柔性关怀 ...

  • 现代管理的本质

    现代管理的本质是打造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担责.自我变革与自我创新! 企业的文化革新要勇敢地拥抱失败.自我颠覆,管理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行动力和创造力,乐观地持续变革. < ...

  • 盘点留下姓名的隋唐雕塑名家

    岩彩壁画艺术-- 弘扬佛法,共沐东方艺术! 在隋唐时期的三百多年中,雕塑艺术领域成就辉煌,蔚为大观.但是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雕塑艺术家和匠人尽竹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的 ...

  • 英雄不必问出处——《论语》悟读【120】

    圣贤何须探根源,英雄不必问出处. <论语>第六篇第四章: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赤色)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对仲弓说:&q ...

  • 英雄退步即神仙——《论语》悟读【362】

    明哲保身轻富贵,英雄退步即神仙.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六章: [原文] 子曰:"贤者辟(通"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qu ...

  • 董玮:必须留下一个孩子趴在手榴弹上当英雄

    董玮,男,1973年7月生于山东德州,写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组稿编辑:行顺 诗九首 董玮 吃土   娘说我幼时吃土,曾在窗台下面 抠出过一个窟窿 异食癖还是与饥饿有关 已不记得了.稍微长大一些 我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