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退步即神仙——《论语》悟读【362】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九)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09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 解 子贡问志士仁人该怎样行仁道.老师说 ...
-
素说论语:八佾第三(01)
一原文八佾第三3.0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试解]孔老师在谈到季氏时说:"八佾本该是天子祭祀宗庙时使用之礼,而作为大夫的季家的家庙中只能使 ...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六)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16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试解]孔老师说:"德誉满身的晏平仲,学识渊深,正直廉洁,出入应对,幽默机敏,有礼有节,是位难得的仁德贤者啊. ...
-
素说《论语》:泰伯篇(三)
素说《论语》:泰伯篇(三)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七)
一原文里仁第四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试解]孔老师说:"圣人.贤者都是通过修养自身而来的,最好的修炼方法就是把一切人都当成自己的师法的对象,不管贤与不贤. ...
-
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七)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二.释 解 老师说:"贤德的 ...
-
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八)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二.释 解 ...
-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八)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八)
-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
-
《论语》的大体结构与音乐之回旋及余响
原文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被贬为奴隶,比干因为力谏被挖心而死.孔子说:"殷朝有三位仁者啊!" ...
-
素说《论语》:宪问篇(二十)
素说《论语》:宪问篇(二十)
-
素说《论语》:雍也篇(九)
素说《论语》:雍也篇(九)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八)
一原文里仁第四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试解]孔老师说:"志于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践行在至善至美的仁德之道之上.通过向贤者学习,以不 ...
-
【第463期】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2章》子贡对“仲尼焉学”的回答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2章>子贡对"仲尼焉学"的回答有何深意?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 ...
-
论语:吾道一以贯之(4-15)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孔子在本章只说他的道是由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quo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9)
一原文八佾第三3.0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试解]孔老师说:"夏代的礼仪我能够讲述,但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