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僧一道也客串历史学家他们的著作说法还超过了很多专业人士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和尚道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世外高人的代表,这是因为他们能干的事情很多,比如造反、建筑、玩火药等。在历史文化领域和尚道士们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就和五代北宋时期的和尚道士的作品。

红佛女和李靖故事就是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的作品,这个杜道士在唐末五代时期堪称人生赢家,在政界、宗教界、文艺界都玩到了极致。杜道士是唐僖宗认定的道门领袖,也是前蜀王建的户部侍郎和国公,他还是当时最著名的文艺作者,红佛女和李靖的故事就是他最脍炙人口的杰作。杜道士从小家中藏书众多,出家后还成了道门天师,还在唐朝大内看过不少藏书,也有机会和李靖的后人谈笑风生,所以你要说他不知道李靖、杨素和李世民的生卒年,这是不可能的。杜道士这么编排李靖其实就是反映了唐末五代时期的情景,写出了乱世之中的风云际会。

在唐末五代的乱世中类似李靖和红拂女的故事并不少见,郭威和柴皇后的故事就是典型(写作具体时间不详,老杜是在933年才去世,柴皇后的第一任老公是在927年被杀的,改嫁给郭威也在老杜死前好几年,所以老杜还是有可能知道这个故事的);故事中那位虬髯客也在唐末五代很常见的大侠军头。所以这个故事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成了唐末五代传奇中的经典。

但到了南宋,郭允蹈还是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出了“惟我艺祖,远法三代,玉斧画河,不贪其土”的字句,让玉斧砍人有了可能。宋元时期的文人也在文和尚的段子基础上开始放飞自我,玉斧变成了真斧,拿斧头砍人的主也变成了赵光义(“寡妇孤儿不敢啼,戳地有声金柱斧。”)。

这一僧一道写的故事只能当段子看,但写的很精彩,有很强的戏剧张力,所以他们的段子虽然还要辛苦手抄,当时的人们都很读,流传也很广。大佬很清楚它的用处,“玉斧非刀斧也,乃金杖子,约长四五尺,以片玉冠其首。人主闲步则持之,犹今之柱杖等类”。但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宋徽宗取消了这种礼仪兵器(“至宣政间方罢之”),南宋就闹出了不少笑话,以至于朱熹还要专门辟谣。柱斧的主要用法就是给君王开路,或者让北宋君主拿过来砸人砸东西出气,不光暴脾气的赵匡胤干过“引柱斧击折其上腭二齿”的事,暖男宋仁宗急眼了也拿这玩意碎过花瓶(“因以所持柱斧碎之”),是万万砍不了人也砍不了东西的。

但到了南宋,郭允蹈还是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出了“惟我艺祖,远法三代,玉斧画河,不贪其土”的字句,让玉斧砍人有了可能。宋元时期的文人也在文和尚的段子基础上开始放飞自我,玉斧变成了真斧,拿斧头砍人的主也变成了赵光义(“寡妇孤儿不敢啼,戳地有声金柱斧。”)。

这一僧一道写的故事只能当段子看,但写的很精彩,有很强的戏剧张力,所以他们的段子虽然还要辛苦手抄,当时的人们都很读,流传也很广。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