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姑娘的谜题

我来到一个被称为“吉普赛冰块”的旧书店,店面豁大豁大的,不夸张的说,这家旧书店是博物馆级别的设置,但是个人开的,我对这家店的主人抱有着极大的好奇感准备进去参观参观。

我远看这地方大门很宽,应该是个感应门,可当我走到这里的时候,门是被感应开了,但是忽地蹦出一个守门人冲我嘻嘻地笑,然后说:“请问先生有门票吗?”

“什么?门票?我不知道这里需要门票啊?在哪里买呢?”我慌慌地问道。

守门人不慌地答道:“门票在这里,只要您回答出这个黑板子上的问题就可以进去逛逛。”

我测步移到这个板子面前,板子上用白笔写着在打头写着:“今日问题?”,下面是10个由一堆问号结尾的问题,问题如下:

1,  人死的时候什么感觉?

2,  世界这么大,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3,你对物质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4,有什么事情你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去做?

5,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的不平等?

6,路的尽头会有什么呢?

7,这个世界会好吗?

8,你之前忘了一个人是什么时候?

9,你想过你未来会怎么死吗?

10,你的初恋是谁?

我看完后,如此的讶异,我问守门人:“这些问题是谁写的?是按照难度排序的?”

守门人回答道:“随意排的,问题是每一个进门的顾客写的。”

“哇,你们这里的顾客都好有水平啊,就没有提一些简单的?”

“有的,有像'明天吃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删了,留下的都是些有意思的?”

“好吧,但是这最后一个文图不该删了吗?”我问。

“不,这是我们每一天必问的。”

“好吧,那我回答这个吧。我的初恋是xxx。我可以进去了吗?”

“对不起,先生,怎么证明你的初恋是她呢?”

“我擦,那我回答第8个吧,我前些日子刚忘了一个人。”

“对不起,先生,你怎么证明你真的忘了那个人呢?”

“我擦,那我回答第4个吧,我一直想去xxx这里看日出。”

“对不起,先生,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日出是你最想去的呢?”

“因为我想去呀!”

“但是你无法向我证明这个地方是你最想去的啊?”

……
我与这个守门人一言一语说了好久,我一直站在门前,被这个刁难的守门人问得我哑口无言,我说:“你可真对得起你这个守门人的职位!”

“谢谢,先生,你可以也写一个问题的。”

“我写了就能进去吗?”

“先生,这……不一定。”

“好吧。”

于是,我写道:“为什么这个守门人不让我进呢?”

这个守门人看过后,说道:“不是我不让您进的,是您回答不出问题来啊?”

“你怎么证明你是因为后者而不是前者才不让我进的?”我反问道。

“先生,恭喜您,您可以进去了!”

我擦,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我进去前与守门人握了握手,守门人说:“祝您好运!”

“我擦!祝我好运是什么意思?”
忽然,们关了,灯光骤起,犹如白昼!
入门口的左墙上是荷兰画家哈尔斯的油画《吉普爱女郎》,右边平行相对的是亨利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女郎》,一个具象,一个抽象,遥相呼应,忽然我的前面蹦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先生,您好,请选择方向?”
握左右一个,原来这画的背后是个门,握想了一下,我选择了右边抽象画派的这个,这时,店里忽然想起了一个声音:“先生,您确定?”
“我擦!我又不是来答题的,我是来参观的游客,确定的啥啊?”
“请您确定,这就是参观的流程?”
“好吧,我确定!”
推开门后,一个巨大的冰块挡在了我的面前,它散发的冷气使我阵阵发抖,我想出去可是已经被关在了这里,我左手边一瞧,居然有棉袄,我赶紧穿上,这才缓解了我的寒冷。
忽然冰块上浮现出了字,写着:“如果说西方文化被一个苹果占据,中国文化被一个()推始?”
“我擦,又是个问题,这个书店是折磨顾客的吧?苹果、西方,中国被一个……鸭梨吧,对,是鸭梨!”
“恭喜您,回答正确。”一个语音提示我。
我吼道:“我再说一遍,我不是来参加答题大赛的,我是来参观的!”
“您已经在参观了呀?”
“我擦,这个语音还可以质问我?”
就在我质问着,冰块里面忽然有个盒子推了出来,我一看竟然是《荷马史诗》,我的天,竟然是个手稿!就在我愣神的时候,冰块上又出现了问题:“希腊神话里特洛伊美男子面对天后赫拉给的权力,智慧女神给了他力量,唯独爱与美之神阿芙罗蒂忒给的全希腊最美的女子海伦,帕丽斯把金苹果给了阿芙罗蒂忒,换做你是帕里斯,你会选择什么呢?”
“我是帕里斯?我为啥要假设我是他啊,我当然会选择美女啊,当然跟帕里斯一个选择呀!”
忽然冰块上浮现出一个美女的轮廓,然后在她旁边又浮现了一行字:“后来,博士浮士德在靡菲斯特的帮助下,与海伦结婚了,但他们的儿子居然固执的相信自己会飞,所以,摔死了。海伦悲痛欲绝,化成一缕青烟飘散。如果是你,你会与这个魔鬼订立契约吗?”
“我擦,一下子从古希腊蹦的18世纪去了,真是的,如果我是,我当然会啊,这样我可就可以干坏事还不用被惩罚啊!”

“好吧,既然您说扯远了,那咱们就绕回去。阿基琉斯他母亲给他洗圣水时抓住了他的脚踝,如果你是他的母亲,当时你会抓住他什么地方洗澡呢?”

“我擦,居然这语音跟我开了个玩笑,我会抓住他的尾巴,我不想回答问题了,能不能让我出去,我快冻死了!”

于是,豁得一声,这个冰块融化了,我漂在了水上,原来这个棉袄是个救生服啊,我已经被弄的焦头烂额的了,我觉得我是感冒了,可能是因为这惊吓太忽然,我力竭地睡着了,醒来后,我发现我躺在了一张床上。

模糊中我环顾四周,发现这是一间清净的房间,旁边有一张桌子,上面有一个笔记本,我恍然地走过去,翻开笔记本,上面写着:

翻开不怎么泛黄的史卷:

1802年,法国作家勒内最先提出世纪病一词。

1850年,屠格涅夫诊断出俄国的世纪病症是“多余人”。

1942年,加缪诊断出法国的世纪病叫“局外人”。

而后,病症呈现多变,1956年英国的青年开始了愤怒,继而1957年,美国的青年走在了在路上……

我想为21世纪的人们寻找世纪病,虽然这有点不自量力,但我执意去寻找。

那21世纪的世纪病是什么呢?21世纪还有很多很多年,就在这刚过去的十几年中,有没有些早期的脉搏是我可以微弱抚摸的。

我左寻右找,既然都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那么我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词来形容呢?

这一行字是手写的,署名是“吉普赛姑娘”,我想应该是这家店的店主了,这个问题太有吸引力与想象力了,我陷入的遐想。

忽的,房门开了,我走过去,下了楼梯,迎面走来了一个姑娘,我想她应该就是这神奇书店的店主了,我缓缓地看着她向我走来,伸出了手问好,我惶惶地回答:“您好,这里可真是把我惊喜到了!”

她笑笑,邀请我吃晚餐,我说不必了,因为今天是我母亲的生日,我说好回去给她过生日的,她还是笑笑,说:“你看,谁来了?”

我回头一看,擦,是我母亲,她什么时候来了,我又不是参加什么抒情的电视节目,这个梗有点使我错乱,再一看并不是,是一位长得特别像我母亲的妇女,我用戏谑地眼神看着这姑娘,说道:“这个玩笑,不,这些玩笑都是你设计的吧?”

她又是笑笑,道:“是的,您觉得怎么样?”

“嗯,很不错,只是有些设计只是惊,并没有喜啊。”然后接着我说了说我的看法,她说:“我接受您的意见,您对我笔记本上的问题有想法了吗?”

“姑娘你这是要开启新世纪的'斯芬克斯之谜’吗?”我问道。

“或许吧,不过那个谜语象征着一段悲剧,而我不想让我的问题成为悲剧的序章。”

“姑娘,你是吉普赛人?”

“是的。”

“那你是流浪至此?”

“嗯。”

“然后你被大部队落了下来,开了一间这样的书店?”

“不,我是主动留下来的。”

“为啥?”

“因为据说一旦吉普赛人停下了脚步,他们的命运会追随俄狄浦斯的脚步走向悲剧,所以我在等待我的悲剧到底是什么?”

“那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来说,确实不像以前那么欢乐了。”

“对于你们这个民族,我不是很了解?”

“吉普赛人没有折磨人的监狱,却常常被关在里面;吉普赛人没有攻击别人的军队,却常常被攻击;吉普赛人没有驱赶过别人,却常常被驱赶。对吉普赛人的迫害几乎欧洲所有民族都有,最严重的是纳粹杀了当时能逮到的所有吉普赛人,据记载有40万人。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流浪并非是自愿的。”她说。

“我知道你们的神秘在你们的塔罗牌和水晶球,你的这个书店真的是它们的延续,一样的神奇。”

“哦,谢谢,或许像你一样,很多人只知道我们这些,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那你们跟中国有什么联系吗?”

这个在我那个笔记本上有记载,于是我看到那个刁难我的守门人在楼上把那个笔记本扔了下来,还好我反应敏捷,接到了它。

她说:“在第2页有记载。”

我翻到那里,上面写道:“吉普赛人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元代,被称为“罗哩回回”。罗哩回回最早见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的文献中,他们被元代统治者列入色目人阶层,作为西域流户之一,比汉人南人享有更多的特权。他们人数不多,仍以部落为单位,保持着歌舞流浪、抢夺的传统,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域,均留下他们的足迹。直至明代,罗哩回回侵扰民众、杀人抢劫的事件仍屡屡发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秋,罗哩回回鄙掠秦州地区清水乡(今甘肃天水地区),典史乔学中率民众抗击,中流箭身亡。万历及崇祯年间,历史上也有罗哩贼掠清水乡的记载。清代以后,罗哩回回不见于文献,或作为回族,或作为汉族,被中华文明所同化,均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哦,原来你们就在我们身边啊!”

“所以我们比普通人更能懂得流放的苦楚,其实不过是我们,你们也是在流放之中。”

“这是为什么?”

“在以前,流放是一个很重的刑罚,这甚至意味着死亡,所以人们惧怕着流放,但流放相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却是一种期待,他们把那恐怖的流放当成是一次冒险,一次脱离了平凡苦海的旅行,一次可能发现宝藏的行走,他们有着鲁滨孙一样的勇气与期待,渴望着找到属于自己的岛屿,虽然流放是被动的,但我并不认为流放是一个好的期待,流放早已不再是一种刑罚,更多的转变成了一种感觉,一种你我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我认为流放是被分成4种的:第一种是故乡里的流放者。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一个地方住了很多年,因为重复的图景,厌倦了熟悉,渴望着陌生,这就是为什么旅游行业热闹的原因,大多数的人们就是为了一种放松的期待而已,我把这第一种称为局中的流放者;第二种是异地中的流放者。这样的人是一种常年旅居他乡的人,客观的地域流放感和主观精神流放感交织,会生出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巨大的流放感,在这样巨大感觉的影响下,很容易使人崩溃,第二种也是自杀数量最多的一类人,我把这第二种称为局外的流放者;第三种是很复杂的一类流放者,他们因为追求新鲜或者别的复杂的原因而离开故乡,在异乡漂泊了很多年,抵抗住了自杀的诱惑,重新回到了故乡,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流放着,这种情况的人真正成了一个局外人,他们在故乡体验了局中的流放,又在异地体验了局外的流放,在等到他们回到故乡里,他们在局中与局外矛盾犹豫着,这样的人最易产生荒诞感和漠然感;第四种是流放者的回归。为什么把这类人也称为流放者,原因就是流放者最终是要回归的,大多数流放者想要的结局就是归来,当然归来的人是少数的,流放者于何时、何地开始,为什么……都是要考虑的,可能当他们都思考完毕后,很有可能就不会归来了,这里面有着极其巨大而复杂的原因,有些可能是一瞬间的冲动,有些可能是精心的考虑,更多的也许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报复的感觉,流放者是没有很多朋友的,也是没有很多仇敌的,只要流放者想,全世界的人都可能是他们的朋友,亦或是敌人,他们会采取一种旁观社会,漠然局外的态度,一旦确定了范围里的朋友和敌人,流放者就不再是整体性的了,不再是一个大的范围与概念,而成了个体流放者,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流放者真正回归了,甚至他已经不再是流放者了。”姑娘耐心地解释着。

“那么你属于第几种呢?”我问道。

“我属于第4种了,我认为吉普赛人的流放就是第四种,他们考虑过回归,也考虑过像犹太人那样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但是,他们选择了依然流浪,并且过得浪漫与自由,只是还是活在世界的排斥里,导致他们到底何时、于何地、因为什么……会停下脚步,这是一个永恒谜?我觉得这丝毫不亚于当年困扰古希腊人的'斯芬克斯之谜’。”

“那我应该是第二种了。”我说道。

我接着说道:“既然你停下了脚步,开了这间神奇的书店后,然后想干什么呢?”

“其实我只是走累了,想歇下来想想我为什么走,到底要走到哪里?于是,每一个顾客来到这里都会留下他们最想问的问题,因此这里的书店名字叫'问题书店’。”她说。

“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其实是我写一本书了,一本描写这个世纪的世纪病的一本书。”

“可这个世纪还没有过完啊?”

“对啊,这正是我纠结的,你可以打开第3页看看。”

我打开后,上面写着:

1601年,哈姆莱特“延宕”了 自己的生命。

1774年,维特在烦恼中自杀。

1802年,勒内开始游走在了人间。

1812年,拜伦的第一位英雄恰尔德哈洛尔德横空出世。

1831年,第一位多余人奥涅金在绝望中落幕。

1836年,世纪儿奥克塔夫开始忏悔。(世纪病)

1840年,第二位多余人毕乔林病入膏肓。

1846年,第三位多余人别尔托夫。

1850年,屠格涅夫给“多余人”写了一本日记,病症“多余人”正式被诊断出来。

1856年,屠格涅夫的“多余人”罗亭。

1860年,第四位多余人奥勃洛摩夫整日在沙发上混日子。

1864年,老人在地下室里疯狂地梳理着自己的笔记。

1926年,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地方,迷惘的一代颓废地出现了。

1922年,人在荒原上行走。

1942年,局外人默尔索的5声枪响宣告了世界动人的冷漠。

1956年,在英国,忧郁自怜的青年开始了愤怒的回顾。

1957年,在美国,疲惫的青年在路上。

……

“这就是我梳理了几个世纪的世纪病后,列的一个表。从时间来看,真正的病症被诊断出来大致的时间是一个世纪的中期左右,而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具体的病例,由个别到一般,也就是说,如果说一个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名词或者定语要概括一种'世纪病’的话,是在21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在那时普通话将会完全被普及,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这种病症才会真正的被确定,而现在还处于'个别’、'典型’的发现时期。”她说。

“你果然是个爱思考,有着独特看法的吉普赛姑娘啊!那你想出了这问题的答案吗?”我感叹道。

“我初步得出了一个答案,如果说20世纪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应该是'荒诞’;那21世纪被荒诞所延续的世纪来看,我个人觉得有一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无力’。”

“无力的人?”我问。

“对!”

“有典型的案例吗?”

“目前还在寻找,这也是我开这个书店的最终原因之一。”姑娘说。

我环顾这豁大的书店,四周全是书橱,里面全是书籍,而这种装潢也是我未来的家想要的设计。忽然看到了这大厅正中间用行书抄了一首诗歌,雨果的《致世纪病》:

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如果你

还这样苍白,

当我看见你步入我命运的阴影,

我已朽,你是小孩;

如果发现我们岁月之链铰在一起,

我将跪拜,

注视你,让死神走向我,

让窥视你的幽灵远远离开;

如果你的手这样苍白弱小,

当你在摇篮

颤抖,仿佛在等待生长的翼,

犹如小鸟;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红润、强壮和欢笑,

如果你沉入忧伤的梦境,

如果你不随手关掉

身后那扇门;

如果我看不到你像美女一样

健康、欢笑、矫捷而行,

如果你像

不愿留下的弱小精灵,

我会认为在这个世界,裹尸布有时

与襁褓同道,

你来为了离去,你是带我远离

的襁褓。

“是啊,这个世界确实是裹尸布与襁褓同行,雨果说的一点没错啊!”我说道。

我接着说道:“既然来到如此神奇的地方,听了姑娘这样精辟的言论,我也想写点什么寄语之类,你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就写在我这个笔记本上吧。”

于是我写到:“愿有新世纪的'俄狄浦斯’来探索并解决这个谜题,而你的命运并不在上帝的手中,我也会一直像吉普赛人流浪一样四处观察并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忧郁症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有人说新世纪进入了'精神病的时代’;科技的发达导致了人类孤独症的增加,娱乐充斥着人们的记忆,安详与我们远离,功利化在市场的带动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宁静在远离我们。忧郁是世纪病的痼疾,孤独是新症,失忆或许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近。当奥雷良诺解开羊皮卷的时候,一切的曾经都烟消云散,留下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冰块。”

姑娘看过后,拍手称赞,说一定要留我吃饭,我说好意心领之,赶明我带我妈一起来,再请不迟啊。

临走前我在门口的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了我最想问世界的问题:“如果世界走到了最后,我们还会剩下些什么?”

守门人冲我笑笑说道:“先生,您的这个问题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最难的问题了!”

“谢谢,能把你难住我很欣慰了!”我说。

回到家中,在我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五个字:“吉普赛谜题”,看看天空,自言自语道:“这个世界越来越有点意思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