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古代艺术品中有多少无法理解的谜团?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古代艺术品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无解的谜团,例如:

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厚度仅仅0.02mm的纯金薄板,还有多种商周青铜器,例如各种“壶”的底部厚度仅仅0.3mm的青铜薄板,都是很平整规矩,这些金属的薄板材料绝不可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按照今人的智商这必须要用压延机,可至今没有出土过任何一件古代的相关的机械加工设备。那么,古人是怎么加工的?

其次,再看上图的纹饰,绝不是人工用剪刀可以剪裁的,如此精美的线条和精度应该是冲压剪裁加工的,那么设备和动力呢?

青铜器纹饰的冷加工——剔刻,基本上都是矩形刀口,这就意味着剔刻工具的金属材料要比青铜器硬度至少要高30%以上,并且从加工面看基本上都是一刀成形的,这需要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绝不是人力能达到的,可是那时候并没有电动力,那么,高硬度的切削加工材料和动力是什么?

商代青铜斝

信阳楚墓发掘的时候,出土了青铜套盒,不但精美而且没有上锈。现场发掘人员说,如果不是自己亲手取出来的,绝对不敢相信这是两千几百年前战国时期的器物。因为根据今人的智商,这种套盒必须是高精度的冲压拉伸加工才能做到的,可是青铜器时代的先人们已经技艺上炉火纯青地在生产制造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漆器,属于有机物质,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两三千年吗?从一般的常识来看认为是不可能的,信阳楚墓和长沙马王堆等出土的精美漆器同样令人惊叹不已。

事实上,保存状态很好的战汉漆器并不是没有。

精美的汉代夹紵胎漆器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