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场笑史(旧梨园轶闻趣事二十二则)
相关推荐
-
李玫:《鞠部丛谈》和《鞠部丛谈校補》中关于梅兰芳的史实平议
一 从<鞠部丛谈>到<鞠部丛谈校補>一一关于梅兰芳的记载 <鞠部丛谈>,罗瘿公(1872一1924)作.关于<鞠部丛谈>撰著的起因及过程,李释戡(188 ...
-
晚清梨园往事:汪桂芬吊嗓惊艳戏迷,谭鑫培《卖马》惊艳汪桂芬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也是"国粹"之一,影响相当深远.如今回过头来,了解当年京剧的奇人奇行,也是一种乐趣.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晚清梨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3)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钱金福脸谱妙处皆在眉子之中 刘砚亭模 ...
-
王福寿艺术好看不起谭鑫培,却因脾气差被活活气死在后台
一位戏曲演员,光艺术好没有用,品行端正人缘好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嘴不能太贱了. 话说与谭鑫培同辈的有一位很有本事的前辈艺人,他的名字叫王福寿. 这位王先生,文武老生昆乱不挡,会戏极多,肚囊也阔绰.可是 ...
-
绝版赏析《后三鼎甲》谭鑫培 汪桂芬等
绝版赏析《后三鼎甲》谭鑫培 汪桂芬等
-
谭派戏路之变迁
畴昔谭老板在长庚大老板时代,不过一短打武生而已,常在中场演<四杰村>及八大拿各戏,边式利落,高于群侪,嗓子并不洪亮,因彼时凡工须生者,非音韵醇厚,唱则满宫满调,毫无轻巧之腔. 孙菊仙以军功 ...
-
高中时的轶闻趣事 江苏大丰 建中
高中毕业四十七载,我们大都年过花甲直逼古稀,各自为工作.为生存.为家庭.为儿女,甚至为儿女的儿女而操心忙碌一生,身姿不再挺拔,皱纹爬上面颊,黑发开始变白,当年读书时的那份青涩和单纯早已无影无踪. 可无 ...
-
华州下庙水文站的轶闻趣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下庙水文站的轶闻趣事 作者 华州农 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水文站,是一个观测渭河水情的单位.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下庙水文站随之而设.下庙水文站的办公 ...
-
宋徽宗的书画轶闻趣事,值得一看!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 宋神宗十一子, 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 北宋末代皇帝. 他虽然昏庸, 但在书画界却留下了关于他的许多轶事. 他的书法被世人称之为瘦金体, 传世画作有<芙蓉 ...
-
苏东坡的养生轶闻趣事赏读
昨天山东旋友梨雪柳烟在群里发了个图片(上图) 并说:休息的时候脚下滚滚这个,热乎乎的.这个在家看电视,或者居家办公,放在脚下滚动,工作养生两不耽误.约10年前我曾介绍过这个方法,当时健身器材很少,我是 ...
-
古代书法家轶闻趣事
王羲之<姨母帖>,行书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的故事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 ...
-
河南胜境(第二辑《伏牛山》)2-14:花山村轶闻趣事六则
2016年春天,离开洛宁县的神灵寨,我们一行4人直奔29.2公里外洛阳宜阳县的花果山,进入山门后驱车盘山4.5公里来到主峰停车场.花果山景区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花果山主峰",海拔1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古代植树 轶闻趣事
□ 卜庆萍 春阳暖照,春雨纷飞,最宜植树,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植树风俗.植树是千秋之事,古代有不少植树轶闻趣事呢. 生儿育树.古人每逢生儿育女,要给每个婴儿栽20棵树.待到成婚年龄,树便成材了,树木就可以 ...
-
【觅史记】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下)
然而不少的人却更喜欢通史而反对断代史,宋郑樵在<通志·总序>中就本持这样的观念:"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 ...
-
兰台观史:牧野之战(二十九)分封,使周朝稳定了大局,但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分封宗亲功臣,并非周人的创制.我们在前面<兰台观史:牧野之战(二)玄鸟>中谈到,商人氏族部落的祖先契因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邑(现今河南省商丘市),此后其氏族部落改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