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欧洲崛起的中国科学家,却被清朝封杀,西方学者感叹:难怪!

清朝建立之后,为了统治需要,“封杀”或“搞臭”了不少明朝人,但总的来说,主要针对明朝军政两界的人士,对于纯粹的明朝科学家之类,往往不太波及。然而,对明朝这一位纯粹的大科学家,清朝几代君王的态度极为粗暴:不但要封杀,一定要“搞臭”。

康熙多次组织大臣,对他进行声讨攻击。乾隆甚至亲自上阵,写了多篇文章痛骂,还给他罗列了“十大罪状”。总而言之,清朝皇帝对此人恨之入骨。

让清朝皇帝如此痛恨之人,其实是一个“奇葩”王子,更是举世公认的科学巨匠:朱载堉!

朱载堉是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出身高贵,但却为人谦虚简朴,堪称明朝最奇怪的王子!

1550年,朱载堉遭遇横祸,父亲朱厚烷遭到诬告,就被抓到凤阳囚禁,全家上下乱着一团。但这个15岁的少年却让人大吃一惊,非常淡定的安抚全家,然后为了抗议父亲被无罪被抓,放着王宫不住,而在王宫外修了一座土房,一住就是19年,直到父亲沉冤昭雪。

1591年,郑王朱厚烷去世,作为世子的朱载堉,本来应该继承藩王之位,然而他却坚决不肯做藩王,而在15年内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让万历都感动的称赞“让国高风,千古载见”。从朱载堉的选择来说,这是一个奇人。

那么,这么一个奇怪的王子,他一生追求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三个字,即:搞研究!正因如此,朱载堉成了世界科学史上公认的巨匠,甚至意外的助推了欧洲的崛起!

父亲去世之后,朱载堉的“让国”,就很能体现他的追求。相比王位,科学的海洋更能吸引朱载堉。古往今来,可能有不爱江山爱美人,但有不爱江山爱科学的吗?

一直徜徉在科学海洋里的朱载堉,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每一个都让世界震撼。关于他的科研成功,主要集中在天文、数学、音乐这三个领域。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音乐,但这也是清朝皇帝仇恨他的原因。

凭借超高的数学水平,喜爱音律的朱载堉,有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即:十二平均律,解决了音乐领域一千多年来的难题。由此,朱载堉也被誉为“律圣”或“乐圣”。

后来,这一理论被传教士带到欧洲,很快就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 ,所以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德国巴赫正是根据《十二平均律》定音,造出了世界第一架钢琴)。

其实,世界上已知的90%乐器定音,依据都是十二平均律。如今,它被西方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可以说,朱载堉是近现代音乐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欧洲来说,十二平均律的出现,不仅仅只是音乐,还有先进的数学。在朱载堉研究十二平均律时,使用的“开平方”“开立方”等东方数学理论,让欧洲人大开眼界,助推了欧洲数学的进一步发展。(朱载堉还有一些独特的数学成就,对欧洲帮助很大)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这么评价,“(十二平均律)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现代欧美也给予朱载堉高度评价,“对世界有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

然而,欧洲人赞叹并实践了朱载堉的理论,但在朱载堉的故乡中国,却被束之高阁,甚至还遭到了清朝皇帝的“封杀”,朱载堉也被清朝皇帝“搞臭”!

被誉为精通音乐的科学皇帝康熙,一边在其作品《律吕正义》里,拼命的抄袭朱载堉的成果,一边还组织群臣攻击朱载堉和他的作品。

乾隆做的就更过分了,写文章把朱载堉的成果抹黑成“臆说”,罗列了十大罪状,后来直接还下旨痛批朱载堉,把他搞脏搞臭。

有专家分析认为,清朝皇帝之所以要抹黑朱载堉,主要是因为在康熙乾隆眼里,朱载堉的理论是离经叛道。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被清朝“封杀搞臭”的朱元璋后人,却红遍欧洲,对西方近现代科学有着重大贡献。所以,很多西方人对此疑惑不解,如此一个能改写科技史的伟大科学家,为何红遍西方,却在祖国被封杀,《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学者李约瑟感叹说,这真是“具有奇妙讽刺意义。”甚至有西方学者感慨,难怪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如果中国清朝不打压科学,近代欧洲可能就不会这么风光。

因此,追寻近代屈辱的原因时,或许不能简单的把原因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保守,而是应该在清朝皇帝自身找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