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

前言
●★●★●★●★●★●★●★●★●★●★●★●★●★●★●★●★●★●★●★●★●★●★●★●★
标准内容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16》条款8.5.4 防护内容为“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的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注: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输或运输以及保护。”

●★●★●★●★●★●★●★●★●★●★●★●★●★●★●★●★●★●★●★●★●★●★●★●★
标准解读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的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注: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输或运输以及保护。本条旨在确保组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的所有阶段,对输出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防护,以确保所输出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通常来讲,防护包括标识,具体内容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分享、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

●★●★●★●★●★●★●★●★●★●★●★●★●★●★●★●★●★●★●★●★●★●★●★●★
总结
尽管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16》对防护只有简单的一句,即“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的防护”,但组织在防护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是因为防护工作涉及到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的所有阶段,即包括物料采购和运输阶段、物料储存阶段、生产和服务提供阶段、产品储存阶段、产品运输和交付阶段。另外,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到标识、污染控制、包装和保护的内容。
物料采购和运输阶段,供方和组织应采取这些措施进行防护。首先,供方应对物料进行标识,并做到标识清楚;运输前应确保物料运输工具达到物料运输要求;装载过程应确保物料不受损坏并且装在结束应再次检查并粘贴密封条,确保运输过程受控,并确保不受污染。物料达到组织,组织应首先检查物料清单是否一致。再检查运输工具密封性,确保运输过程受控,未收到人为破坏,然后才组织卸车,并且在卸车过程要查看物料标识、包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置。
物料储存阶段,组织应按照供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建立自己的储存管理制度,并实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同理,生产和服务提供阶段、产品储存阶段、产品运输和交付阶段,组织都应按照其所建立的防护制度进行管理,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防护首要工作就是标识。防护所涉及的标识有:产品标识、状态标识、交付标识、防护标识和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标识。防护所涉及到标识控制原则为:按要求进行标识、监视标识的正确性、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标识失效。
当然,防护的其他工作(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也很重要。每个组织应根据自己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护管理文件。
(0)

相关推荐